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清代乾隆八年,唐英所著的20幅《陶冶图说》描绘了制瓷业的20道工序;景德镇的《浮...

清代乾隆八年,唐英所著的20幅《陶冶图说》描绘了制瓷业的20道工序;景德镇的《浮梁县志》又记载了22种制瓷业工种。这可以论证出当时

A. 制瓷业专业化程度较高    B. 制瓷工序繁琐工种混杂

C. 瓷都景德镇制瓷业发达    D. 制瓷业已出现雇佣关系

 

A 【解析】根据“制瓷业的20道工序”“22种制瓷业工种”说明分工细密,专业化程度高,故A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工种混杂,排除B;22种制瓷业工种不能体现出制瓷业发达,排除C;D材料没有体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两宋时期江浙地区是全国的粮食倚重之地,而到明清时期江浙不少地区粮食已不能自给,需从湖广一带输入,但“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种变化说明江浙地区

A. 经济结构出现转型

B. 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C. 农产品商品化加速

D. 生产方式发生质的变化

 

查看答案

南宋初期农学家陈敷说:“……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元代农学家王祯说:“凡人家营田,皆当量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明末江南农学家沈氏说:“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材料表明从南宋到明朝的农业生产中

A. 集约经营的出现    B. 精耕细作的传承

C. 单位产量的提高    D. 勤俭精神的发扬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进行税制改革,如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这一时期的改革

A. 巩固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度    B. 抑制了土地兼并的发展趋势

C. 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实践运用    D. 促进了土地私有制度的发展

 

查看答案

早期史书把《河渠书》《沟洫志》列为专篇,后代治理黄河的文献汗牛充栋;地方史志大多将当地水源、河流、湖泊及其治理和利用的情况详加记载。上述史实主要反映出中国古代

A. 农业经营环境的恶劣    B. 重农抑商的指导思想

C. 对农业生产高度重视    D. 精耕细作的农耕方式

 

查看答案

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多次在国内外不同场合阐述“中国梦”战略,被视为中共治国理政的新指导思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

﹣﹣摘自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

(1)请列举材料一中工业化在交通运输业方面的任意两例成就。

材料二: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解说词

(2)材料二中所说的“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的总设计师是谁?。

概括说明,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进行了哪些卓有成效的探索?请列举两例。

(3)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你将怎样把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相结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