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代中叶以下,城市男女“时世装”出现,追逐奇装异服,甚至以男女错位的“服妖”来展...

明代中叶以下,城市男女“时世装”出现,追逐奇装异服,甚至以男女错位的“服妖”来展现自我。这一变化说明当时

A. 理学的影响力削弱    B. 社会统治处于失衡状态

C. 民众创新意识增强    D. 城市物质生活条件提升

 

D 【解析】从材料来看,城市男女“时世装”出现是精神文化层面的发展。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精神层面的发展表明物质生活的提升,故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明清时期理学思想依旧深刻;B选项错误,明清处于君主专制强化阶段;C选项没有说明事情的本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罪己诏”是古代的帝王在朝廷出现问题、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处于安危时,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发生的一种口谕或文书。据统计,下罪己诏的皇帝数量,唐朝八位、宋代七位、元朝四位、明朝三位、清朝八位。罪己诏颁布的真实意图是

A. 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B. 神话皇帝的权威

C. 暴露皇帝的过失

D. 挽回不良的影响

 

查看答案

《惠州府志•沿革》(清光绪年间出版)给古惠州的隶属如下定位:“惠州府,禹贡扬州南境,秦属南海郡地,汉属南海郡博罗县。”由此可见

A. 惠州是先秦古代九州之一    B. 秦汉时期推行郡县制

C. 惠州地区设府早于设郡县    D. 博罗县历来属惠州府

 

查看答案

公孙弘擅长“习文法吏事,缘饰以儒术”,被汉武帝欣赏重用,成为史上第一位封侯拜相的儒生。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公孙弘最先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汉代儒学继承了先秦儒学传统

C. 武帝时期儒学定于一尊成为士人晋升之阶    D. 汉武帝宏图大略不拘一格选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15年,英国政府为维护土地贵族利益而颁布了“谷物法”,规定国内市场的小麦价格低于每夸特80先令时,禁止外国谷物输入。这严重侵犯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因为高昂的谷物价格势必引起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和利润的降低。工业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围绕“谷物法”的存废问题展开了长期的斗争。随看工业革命的推进,尤其是1832年议会改革后,工商业资产者力量日益壮大。而一大批政治经济学家也为此做了大量的舆论准备工作,其中包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托马斯·马尔萨斯等。1846年,在激进的自由贸易派推动下,废除了《谷物法》,1849年又废除保持近200年的《航海条例》。这标志着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确立。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罗斯福新政作为挽救1929一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救急药方,其直接效果虽不十分显著,但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大危机表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国家从总体上对经济进行一定的计划、控制和调节,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新政”成为现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侧度的开端。其做法和特点,都深深影响到二战后美国和欧洲的经济政策和措施。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确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二战后西方国家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江南地区是明清时期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唐宋以来,这里一直是最重要的产粮区。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经济又有新的发展。松江一带“官民军灶垦田凡二百万亩,大半植棉”、太仓等地“务本种稻者,不过十之二三,图利种花者则有十分之七八”;嘉兴地区“物产宜稻”却“每不能自给,待食于转愉者十之三四”。与此同时,苏州、松江两府,明末市镇有59个,乾隆时达到210个,增长率为256%。棉纺织业市镇、丝润业市镇是其中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专业市镇。在苏州和杭州,还出现了机户利用积双的资金钩买织机,雇佣几名至几十名机工进行生产的手工工场。

——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因条约而陆续开放的商埠积久渐多,其趋向由沿海入长江,由下游而上游并逐步进入内陆腹地。这些埠口,在中国封闭的社会体系上戳开了大大小小的窟窿。外国资本主义的东西因之而源源不断地泻入、渗开。这是一种既富于贪婪的侵略性,又充满进取精神和生命力的东西。它们在旧社会的肌体里沉淀、发芽、生根、膨胀。于是两千年来的清一色变成了斑斑驳驳的杂色。通过这些窟窿,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城乡社会的演交由此缓缓发生。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出现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