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73年秋,中共安徽省委决定,把集体无法播种的土地借给社员种麦、种菜。在借地的...

1973年秋,中共安徽省委决定,把集体无法播种的土地借给社员种麦、种菜。在借地的基础上,有些地方实行包产到组,有的搞了包产到户。这

A. 表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 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C. 改变了农村的人民公社体制

D. 系统纠正了农村的左倾错误

 

B 【解析】据材料“1973年……在借地的基础上,有些地方实行包产到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在1978年后,不符合题干时间,故A选项错误;包产到组、包产到户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故B选项正确;1973年国家还未改变农村的人民公社体制,故C选项错误;仅仅凭材料信息无法说明系统纠正了农村的左倾错误,故D选项错误。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60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其中规定:公社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允许社员经营少量自留地和家庭副业,有计划地恢复农村集市等。这项政策在当时

A. 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B. 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C. 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

D. 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

 

查看答案

1958年,全国基础建设投资总额为267亿元,比上年的138亿元增加97%,相当于“一五”期间投资总额550亿元的一半。这

A. 有利于重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B. 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体现

C. 为国家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D. 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查看答案

1953年到1957年,中央各部直接管理的工业企业从2800多个增加至9300多个,其产位占中央和地方管理工业的49%。与此同时,国家对煤炭、钢材、水泥等8种主要物资实行计划供应。这一制度的实行

A. 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 有利于工业化战略实施

C. 提高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D. 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查看答案

抗日战争胜利后,面对全国各收复区的日伪产业,国民政府派出大批军政官员前往接收,一时间各种接收机关林立,仅平、津、沪、杭四地就有此类部门175个。这一做法使

A. 民族工业迅速恢复发展    B. 官僚资本开始出现

C. 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衰落    D. 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加强

 

查看答案

1942年到1948年,国民政府先后在福建、甘肃、绥远、四川等省进行了以扶植自耕农为核心的土地改革,通过减免税收、提供贷欲等方式协助农业经营并规定了佃农一系列权利。国民政府此举

A. 意图缓解财政经济困难    B. 废除了农村封建生产关系

C. 背离了平均地权的政策    D. 和共产党的土地政策一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