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56年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最关键的一年,这一年 ①中共“八大”召开提出加强社...

1956年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最关键的一年,这一年

①中共“八大”召开提出加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方针

②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③“一五计划”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

④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诞生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A 【解析】②发生在1956年,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项;③是1957年的,不符合题意;④是1954年的,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CD三项。 【名师点本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时间“1956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产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环境中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中国近代化的中坚力量,下面叙述有误的说法是

A. 是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 主要集中在沿海

C. 在夹缝中艰难成长    D. 为民主革命奠定了经济基础

 

查看答案

清代中叶,苏州共成立130多种行会和会馆,且在官府备案,以资信守。这反映出

A. 官营手工业繁荣    B. 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C. 商品经济活跃    D. 南北经济差异大

 

查看答案

明万历年间,瓷都景德镇佣工,皆聚四方游徒无数。这说明

①流动人口众多

②制瓷业发达

③官营手工业规模宏大

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小农经济地位得以确立的主要背景是

A. 铁犁牛耕的推广    B. 井田制的瓦解

C. 变法运动兴起    D. 兼并战争不断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张载是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思想家,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年轻时,范仲淹曾勉励他读《中庸》,学儒家之学。张载读完仍未感满足,又读遍佛家、道家之书。几年后,又发现这些都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便回过头来求之六经,悟出了儒、佛、道互补的道理。回乡后,张载亲自带领学生进行恢复古礼和井田制的实验。前者是为了用儒家礼制净化民俗民风,后者则是为了缓和土地兼并所引起的社会矛盾。特别是对井田制,张载用心最多。他与学生买了一块地,按照《周礼》的模式,划分为公田、私田数井,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企图证明井田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他(张载)提倡"民胞物与"思想:"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根据龚杰《张载评传》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张载开展社会实验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张载“民胞物与”的核心思想,并对此作出简要评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