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对科学与人文的思考成为人类理性关注的重点,也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源泉。阅读下列材料:...

对科学与人文的思考成为人类理性关注的重点,也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源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的发现”与“世界的发现”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两个伟大主题。……文艺复兴的艺术充分反映了自然世界中的数学比例和关系,加强了科学家对数学方法的实际效用的信念,对开普勒、哥白尼和伽利略等近代科学家的量化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启发和影响。……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的一个重要关切是纠正基督教和阿拉伯注疏者对古典文献的错误注释。为了要纠正这些错误,人文主义者就需要在同一论著的不同版本之间做出甄别,而甄别的理性根据常常是通过对自然的细致观察来获得的。

——郝苑《从“人的发现”到“世界的发现”》

材料二系统论述三大定律的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其革命性的科学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反响推动和影响了整个欧洲特别法国启蒙运动的发展。……牛顿的成就证明,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可以获得正确的知识,甚至能推翻一些建基于绝对信仰上的宗教观念,神圣的天体可以被正确地统一到力学的规律之下,《圣经》不是人们获得知识的唯一源泉,知识的领悟并不以信仰为前提,相反,理性的分析和推理才是通达知识的正确道路。

——郑晓松《牛顿力学革命之于法国启蒙运动的意义》

材料三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获得革命性的进展。尔后电力技术、内燃机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兴起和广泛应用,科学文化在社会生活中显示了巨大的力量和作用。……(人们)都自觉不自觉地认为科学是万能的,浑然不知极尽浮华背后隐藏的巨大的发展危机:由于缺乏人文的关怀,人类的发展就缺少一种长远的眼光,这样必然会影响到一些关系到整个人类发展的大问题,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这种影响……将给人类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李道志《科学素养建设:科学与人文相融共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中“世界的发现”的主要表现。据此,指出“世界的发现”的影响。

(2)《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近化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地位如何?根据材料二,为什么牛顿的成就推动了法国启蒙运动的发展?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说明20世纪自然科学获得的革命性进展。材料三认为现代社会发展出现了什么危机?

(4)结合以上材料,如何正确认识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1)表现:用数学方法反映自然;注重观察实验 影响:为近代科学兴起奠定基础;促进西欧社会思想解放;冲击宗教神学世界观。 (2)地位: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对自然规律第一次进行的理论性的概括和总结),标志着经典力学的诞生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冲击了宗教神学说教;使人类认识到理性的价值。 (3)例:相对论揭示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认识取得革命性进步。 危机:人类片面认为科学是万能的,但缺失了人文关怀,影响了整个人类发展 (4)关系:科学与人文相互促进、和融共生。 【解析】(1)从材料“自然世界中的数学比例和关系”“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中可以概括第一小问的答案。根据材料“对开普勒、哥白尼和伽利略等近代科学家的量化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启发和影响”“纠正基督教和阿拉伯注疏者对古典文献的错误注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对自然规律第一次进行的理论性的概括和总结),标志着经典力学的诞生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根据材料“能推翻一些建基于绝对信仰上的宗教观念,神圣的天体可以被正确地统一到力学的规律之下,《圣经》不是人们获得知识的唯一源泉”“理性的分析和推理才是通达知识的正确道路”可以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3)第一小问的限制条件是“20世纪”“自然科学获得的革命性进展”,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很容易得出答案。从材料“(人们)都自觉不自觉地认为科学是万能的”“由于缺乏人文的关怀”中可以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4)根据材料“由于缺乏人文的关怀,人类的发展就缺少一种长远的眼光,这样必然会影响到一些关系到整个人类发展的大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美之间签订的书面协定反映了一段历史时期中美关系的走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一条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将继续以美国总统准予移转或供应之防卫物品、防卫服务及防卫情报,供给中华民国政府。

第二条中华民国政府对于美利坚合众国之防卫及该防卫之加强,将继续予以协助,并将以其所能供应之物品、服务、便利或情报,供给美利坚合众国政府。

——《中美抵抗侵略互助协定》(1942年6月2日)

材料二为期更有效达成本条约之目的起见,缔约国将个别并联合以自助及互助之方式维持并发展其个别及集体之能力,以抵抗武装攻击及由国外指挥之危害其领土完整与政治安全之共产颠覆活动。

——美台《共同防御条约》(1954年12月2日)

材料三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中美《联合公报》(1972年2月27日)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美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及具体表现。

(2)据材料二,指出美台签订《共同防御条约》反映了中美之间怎样的外交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外交状况形成的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中美两国外交关系出现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对中国外交产生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中美在不同时期签订不同的书面协定反映的本质问题。

 

查看答案

“他们响应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将现实的‘丑’和大自然的‘美’来对比,极力讴歌大自然的神奇和壮美。大自然在他们眼中是无所不在的神,是精神的避难所,因此常常作为精神的某种象征而出现,寄托着作家对现实的诅咒和对自由的憧憬。”下列作品与此观点相似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2016年中国科学家研制的量子通信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科学家潘建伟表示,起名“墨子”是因为墨子最早通过小孔成像实验发现光是直线传播并作科学解释,为量子通信打下一定基础。现代量子理论认为,“量子纠缠”可成为量子保密系统的基础,因单个光量子在传输信息时测量不准、不可克隆,这构成量子通信安全基石。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 古典科技改变现代世界面貌

B. 科学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C. 量子论开始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

D. 科学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

 

查看答案

1982年英国保守党政府取消了与收入关联的疾病与失业救济,对失业者的救济改为应纳税津贴;同年通过的《社会保障与住房补贴法》要求雇主为其雇员承担疾病津贴,作为补偿,雇主可以减少国民保险的缴纳数额。该政策的制定

A. 挫伤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B. 推卸了政府的社会责任

C. 调整了福利国家运行方式

D. 增加了雇主的税收负担

 

查看答案

戈尔巴乔夫说,“多一些社会主义,意味着社会生活中多一些民主、公开性和集体主义,……多一些公民对全国事务及其对国际事务的良好影响的关切。总而言之,就是多一些社会主义本质所包含的内容。”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的苏联改革

A.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B.背离了马克思主义

C.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