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根据7月17日周恩来同志一天的行程安排表,推断当时周恩来等主要是为了 时间 外交...

根据7月17日周恩来同志一天的行程安排表,推断当时周恩来等主要是为了

时间

外交活动

上午10点

会见柬埔寨王国外交大臣狄普芳

中午11:40

访晤英国外交大臣艾登

下午1点起

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越南代外长范文同会谈

下午16:50

访晤法国总理兼外长弗朗斯

 

 

A. 争取各国支持理解第26届联合国大会提案

B. 解决朝鲜半岛、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C. 以“求同存异”推动万隆会议的顺利召开

D. 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举行中印、中缅会谈

 

B 【解析】根据周恩来同志会见和访晤的对象“柬埔寨王国外交大臣”“英国外交大臣”“苏联外长”“越南代外长”“法国总理”判断,应该是解决朝鲜半岛、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故B正确;周恩来没有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A错误;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C不符合材料“访晤英国外交大臣”“访晤法国总理”,排除;材料无法体现“中印、中缅会谈”,排除D。 【名师点睛】 根据周恩来同志一天的行程安排表看出,会见和访晤的对象主要是东南亚国家和英、法、苏,判断是为了解决朝鲜半岛、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领导人一直是用革命者的眼光看世界的……他们当时在给国家分类时,标准实际上是很具革命性的,在他们眼中,除苏联阵营的国家外,其他不是帝国主义国家,就是被帝国主义或反革命势力控制的国家。”在此思想指导下所实施的外交政策或原则

A.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B. 使新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C. 确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D. 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查看答案

毛泽东指出:“我们的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导致“宪法”具有这个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主义工业化尚未结束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尚未建立

C. 新民主主义的过渡尚未结束

D.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查看答案

民国十六年一月出版的《中国农民问题》记载:“凡我军所到,农民必担茶担水,以相慰劳,跋涉险阻,以为向导。常有手持木棍,截击敌兵,夺其枪械,以为我军效力。”材料中所提及的“军”和事件指的是

A. 工农红军和土地革命

B. 湖北新军和国民革命

C. 国民革命军和北伐

D. 八路军和抗日战争

 

查看答案

1902年清廷颁布《劝行放足歌》诏书:“照得女子缠足,最为中华恶俗。惟当缠足之时,任其日夜号哭。对面置若罔闻,女亦甘受其酷!为之推原其故,不过扭于世俗。意为非此不美,且将为人怨怒。务各互相解释,切勿再事拘囿。”这从实质上说明

A. 世俗偏见阻碍社会进步

B. 清末女子普遍放足

C. 清政府顺应近代化潮流

D. 清末政府迫令放足

 

查看答案

1920年9月出版的《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下图),封面设计了一个地球图案,从东西半球伸出两只手紧紧相握,代表了革命团结的力量,该寓意

A. 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的肯定与否定

B. 暗示《新青年》成为中共的机关刊物

C. 象征国共两党准备第一次合作

D. 表达出“以俄为师”的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