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枓,回答问题。 材料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

阅读下列材枓,回答问题。

材料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指出:在牛顿诞生后的数百年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大都是基于牛顿的理论和发现。……科学发现不仅带来技术上和经济上的革命,它还完全改变了政治、宗教思想、艺术和哲学。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牛顿的理论和发现对人类社会主要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二作为科学家,他的理论非常深奥、一般人无法领悟。作为思想家,他的见解相当深邃,普通人难以理解。可是,这样一位科学精英和思想精英,为什么会走进大众的生活,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并受到全世界男女老少的尊敬和爱戴呢?……爱因斯坦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和科学良心的世界公民

——《爱因斯坦与大科学的诞生》

(2)材料二“他的理论非常深奥”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爱因斯坦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良心的主要表现。

材料三1961年春天,袁隆平把偶然间发现的特殊性状水稻的中子播到创业试验田里,结果证明了“天然杂交稻”的存在,他当时是一个安江民校的教师,但面对当时严重饥荒,他立志用农业科学技术击败饥饿威胁……1973年10月,袁隆平在苏州召开的水稻科研会议上发表了论文,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已经配套,2011年9月19日,他指导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2012年8月23日,在青岛农业大学做了题为“发展杂交水稻,保障粮食安全”的主题报告。

——根据百度百科整理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学家们具备的基本品质。

 

(1)创立经典力学,推动近代科学进步;促进工业革命的发展;改变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为启蒙运动兴起提供科学基础; (2)相对论、光量子假说。 积极倡导并参加和平反战活动;二战后为反对核战争进行不懈的斗争。 (3)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社会责任感;坚忍不拔的意志;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牛顿的理论和发现对人类社会主要产生的影响主要从对近代科学自身的影响、对工业革命的影响、对启蒙运动的影响,多角度分析即可。 (2)爱因斯坦的理论主要突出相对论、光量子理论即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爱因斯坦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良心的主要表现为参加和平反战活动以及反对核战争。 (3)科学家们具备的基本品质主要包括刻苦精神、求实精神以及创新精神,还要强调科学家往往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艰辛探索,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初期,陈嘉庚说:“今日国势危如累卵,所赖以维持者,惟此方兴之教育与未死之民心耳”。黄炎培业说:“今吾中国至重要,至困难问题,厥惟生计;曰求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厥惟教育。”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1)据材料一概括两人共同的救国主张。联系所学知识,指出此类主张的积极意义和无法实现的原因。

材料二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使中国逐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1949年3月)

(2)指出材料二“城市到乡村”、“城市领导乡村”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内涵。

材料三1952——1965年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图(l952年=100)

——摘自自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3)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分别分析其主要原因。据此说明为什么“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材料四邓小平在向外宾介绍中国改革开放的由来时说:“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制定的。”

——郭德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4)据材料四,分析改革开放与邓小平所阐述的历史经验之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

公元13世纪以前,丝绸之路一直是全球最重要的贸易通道。后来,商人们转

而将目光投向欧洲和美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从运输方式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中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因此得名。

丝绸是古代中国沿商路输出的代表性商品,而作为交换的主要回头商品,也被用作丝路的别称,如“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和“香料之路”。

因此,多少年来,有不少研究者想给这条道路起另外一个名字,如“玉之路”、“宝石之路”、“佛教之路”、“陶瓷之路”等等,但是,都只能反映丝绸之路的某个局部,而终究不能取代“丝绸之路”这个名字。

一一摘自《百度百科•丝绸之路》

(1)根据材料一信息指出当时中国的经济特色并说明你的理由。

材料二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简表

阶段

时期

欧美西方资本主义扩张的特点

 

雏形出现

新航路开辟到十八

世纪中期

开辟从欧洲到东方的新航线,以积累原始资本为主要目

标,进行殖民掠夺,扩张殖民地

 

 

 

初步形成

十八世纪中期到十九世纪晚期

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大机器生产和蒸汽时代,以争夺商品销售市场与原料产地为主要目标的阶段

 

最终形成

十九世纪晚期到二十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以寻求投资场所为目的,积极开展对外资本输出为目标

当今全球

 

二战后

组织经济贸易集团控制世界市场、通过跨国公司打进他

国市场、开拓新市场,使市场多元化等等

 

 

――根据《百度百科·世界市场》整理而成

(2)与材料一的丝绸之路形成过程相比,材料二所反映的世界市场在形成中具有哪些新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初期西方资本主义是如何通过“组织经济贸易集团控制世界市场”的?与表中之前的三个阶段相比,该阶段又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

材料三(2013年9月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

《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其中提出:)“要以更宽的胸襟、更广的视野拓展区域合作,共创新的辉煌。通过加强上海合作组织同欧亚经济共同体合作,我们可以获得更大发展空间。……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摘自新华网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所希望的“创新的合作模式”的特点。

 

查看答案

“新兴国家”是近几年广泛流行于国际舆论和学术界的概念,在国际经济政治领域,与“新兴国家”相关的概念还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新兴市场”“新兴经济体”等,这些“新兴”概念表明

A. 第三世界开始走向终结    B. 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

C. 国际关系主导力量的变化    D. 世界经济一体化被所有国家认可

 

查看答案

与世界大战相对而言,局部战争往往只波及世界的某一地区,在一定范围内对国际形势产生影响。南亚次大陆的冲突和海湾战争的共同点是

①领土争端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②大国插手加剧了地区形势的复杂性

③战争并没有从本质上解决地区冲突

④两次战争都有国际力量的军事干预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下,一家人种几亩田地的土地经营模式,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在国外一个

人就能做好的事情,就能种的田地到了中国却需要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来完成。这样的低效率自然

造成了农民的贫苦。这反映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符合自给自足的农业传统    B. 造成土地所有权的分散

C. 亟需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D. 忽略了人口众多的国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