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奉行和平共处基础上的独立政策;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不加入以大国对抗为背景的军事集...

“奉行和平共处基础上的独立政策;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不加入以大国对抗为背景的军事集团;不缔结以大国对抗为背景的双边军事同盟;不在本国领土上为大国提供军事基地。”有以上宗旨体现的现代国际政治组织应该是

A. 华约    B. 欧共体    C. 不结盟运动    D. 上海合作组织

 

C 【解析】材料“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不加入以大国对抗为背景的军事集团”排除A项;B项是经济合作组织;D项地区性政治组织,也不符合“不加入以大国对抗为背景的军事集团”;不结盟运动的宗旨是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故C项正确。 点睛:本题的限制性的信息是“现代国际政治组织”“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不加入以大国对抗为背景的军事集团”,从中找出符合条件的答案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指出,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这种现象的发生最可能与下列何者有关

A. 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外迁,性别比例失衡,女性地位因而日益重要

B. 引进甘薯、玉米等新作物,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了妇女地位

C. 棉纺织业兴起,以妇女为主的手工副业成为家庭经济的重要收入

D. 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识字率提高,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因而提高

 

查看答案

《世界文明史》载:最初的机器价格低廉,纺纱工人可以在家庭里工作,但随着机器体积的增大,机器越来越不再能够设在纺纱工人的茅舍里,而是设立在作坊或设立在河流近旁能利用驱动机器的地方。最后,进步发展成为用蒸汽驱动的装置,这时造厂的厂房就可以建立在企业家认为合适的地方。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 手工工场逐步向机器大工业过渡

B. 垄断组织开始取代了小家庭生产

C. 技术革新推动了工厂布局的调整

D. 蒸汽动力替代了手工纺织的劳动

 

查看答案

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出“顺人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尤获。”他旨在强调农业生产应该

A因时制宜,休耕轮作

B.精耕细作,提高地力

C.顺应自然,遵循规律

D.改进技术,增加产量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工具。”17世纪,这种新组织使

A. 荷兰成为世界性商业殖民帝国

B.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C. 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D. 荷兰在英荷战争中获胜

 

查看答案

对于哥伦布及其事业的评价,现在更多的人认为,不能站在当时印第安人的立场上,也不能仅从对西欧某些国家资本主义利弊得失的角度出发,应将其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查。据此,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

A. 不同文明得以交融与发展    B. 西欧各国纷纷开始海外探险

C. 西欧国家开始争夺殖民地    D. 人类历史迈入工业文明时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