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1973年的“水门事件”起,美国的独立检察官成为排除政治干扰来反对腐败的有效手...

从1973年的“水门事件”起,美国的独立检察官成为排除政治干扰来反对腐败的有效手段,以避免行政部门的自我调查。这一制度此后多次沿用,但也被称作“第四权”而遭致广泛指责,最终在1999年被国会停用。该制度的变化说明美国

A. 分权制衡原则处于动态发展中    B. 司法独立的传统遭受严峻挑战

C. 行政权的扩张势头很难被遏制    D. 政治实践凸显反腐任务的艰巨

 

A 【解析】据材料“独立检察官成为排除政治干扰来反对腐败的有效手段……被称作‘第四权’……最终在1999年被国会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独立检察官从产生到停止,说明分权制衡原则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故A选项正确;独立检察官不是法院法官,独立检察官被停用不能说明司法独立的传统遭受严峻挑战,故B选项错误;独立检察官被停用也无法体现行政权的扩张势头,故C选项错误;反腐任务是否艰巨与独立检察官的存废没有直接联系,故D选项错误。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1863年的漫画《两极相会》,画家将两位从未谋面的政治人物——美国总统和俄国沙皇——放在同一个场景中,紧紧握手,彼此惺惺相惜。漫画家如此构图的理由应是

A. 国际格局的发展被两国所主导    B. 美俄都感受到了第三方的威胁

C. 列强狼狈为奸试图瓜分殖民地    D. 当时双方都赢得了相似的称誉

 

查看答案

卢梭认为“道德是灵魂的力量与生气”,外在的优雅得体虽使人们不再有不体面的罪恶,但“另外的罪恶却以德行的名义被装饰起来”。科学进步可能加剧不平等,我们的灵魂正是随着科学理性和艺术臻于完美而越发腐败的”。他的这一观点

A. 符合当时学术界的普遍认知

B. 是对理性主义的反思和补充

C. 背叛了启蒙运动的核心主张

D. 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虚伪本质

 

查看答案

1952年,马林科夫在苏共“十九大”上将缅甸、印度、埃及等国列入“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范围。同年,周恩来强调要根据各国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来分清敌、我、友,中国外交要争取亚非国家在战时保持中立,在和平时同帝国主义保持距离。中苏的这种分歧表明此时

A. 中国开始质疑“一边倒”外交战略的正确性

B. 中国对外政策的思路出现了局部调整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D. 中国已不再需要同苏联协调对外政策

 

查看答案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熊十力、梁漱溟,冯友兰、钱穆等学者强调继承和发扬孔孟程朱陆王的思想,以之为中国的根本精神,并以其为主体来吸收、接受和改造西方近代思想,在思想界兴起了一股保卫、复兴中华文化的思潮.其目的在于

A. 增强文化自信、凝聚民心反抗外来侵略

B. 为国民党的一党专制统治提供理论依据

C. 抵制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迅速传播

D. 批判五四运动以来国内流行的西化思潮

 

查看答案

下表是1913-1920年中国国内工业品和原料价格指数表(以1913年为100),表中的数据变化反映出

A. 传统自然经济顽强抵抗着外来经济侵略

B. 中国被进一步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西方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此时得到了较快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