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莎士比亚的作品把新兴市民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莎士比亚的作品把新兴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和他们的故事搬上舞台,通过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的热情讴歌,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莎士比亚创作初期,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的统治时期,当时英国是世界上的海军强国,经济繁荣,文学璀璨辉煌。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君主往往是反面角色,尽管如此,伊丽莎白女王并不阻扰莎士比亚创作,反而支持莎士比亚剧院。

莎士比亚戏剧在17世纪陆续传入德、法、意、俄和北欧诸国……形成全球范围的西方戏剧文化圈。随着英语覆盖地域的剧增,莎士比亚戏剧迅速膨胀为世界性的戏剧遗产。

材料二受当时反理学、反传统、反专制的异端思想影响,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以情反理”,《南柯记》《邯郸记》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秩序的批判意识和否定精神。汤显祖的戏剧题材范围比较狭窄,作为一个正统的士大夫文人,他的表现对象只是其熟悉的科举官宦生活,表达的是传统儒人的思想感情,其作品影响力局限于文人圈。

汤显祖遵循曲牌体戏曲规范进行创作,按照严格的曲律格范进行曲牌填词,运用的是雅化的文言曲词工具,其作品受到同时代和后世文人的极高赞誉,但在广大普通民众中难以产生共鸣。莎士比亚有着熔铸生活词汇的天赋,广泛采用当时蓬勃兴起的市井民间语言:民谣、俗语、俚语、古谚语等。

——摘编自《汤显祖和莎士比亚——16世纪戏剧双星的文化际遇》

(1)根据材料一,概括莎士比亚进行戏剧创作的有利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经久不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主要不同及原因。

 

(1)条件: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国家富强稳定,有利于戏剧创作;莎士比亚女王的宽容和支持。 原因:莎士比亚作品充满人文精神,符合市民需求,体现时代价值和世界历史发展方向;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对外侵略扩张,使莎士比亚的作品随着英语覆盖地域的剧增,迅速膨胀为世界性的戏剧艺术;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流逐渐增多; (2)不同及原因: ①汤显祖的作品主要受反理学、反传统、反专制思想的影响;因为中国专制主义空前加强;莎士比亚的作品反映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因为英国受到人文精神的影响。 ②汤显祖的作品题材范围狭窄,代表士大夫文化,影响力有限;因为汤深受科举制度的影响;莎士比亚的作品则包罗万象,代表市民文化,深受社会各阶层喜爱。因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较充分。 ③汤显祖的作品遵循戏剧规范进行创作,属于雅文化;因为他缺乏关注民生,思想保守,等级思想严重。莎士比亚的作品广泛采用市井俚语,通俗易懂;因为深受到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莎士比亚进行戏剧创作的有利条件主要从经济角度(资本主义经济或者商品经济发展)、思想文化角度(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阶级角度(市民阶层的壮大)以及国王支持莎士比亚等多角度与分析。其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经久不衰的原因既要从作品自身的魅力又要从随着英国的到处扩张使莎士比亚的作品世界影响力的增长等方面解释即可。 (2)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主要不同可以从取材的不同、反映的内容不同、语言风格的不同等多角度分析。原因可以从材料而直接找,例如,受科举制度的影响汤显祖的作品题材范围就非常狭窄,而受市民等社会各阶层喜爱莎士比亚的作品则包罗万象。 【名师点睛】本题是一道很大的题目,涉及到的历史理论非常多,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多利用文学和经济、阶层、思想的内在联系去做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二战后,法国政府以“改革”为基调,通过实现关键部门的“国有化”和生产运作过程的“计划性”,使国民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增长性恢复。这些措施

A. 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    B. 适应了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C. 促使了法国走出滞涨    D. 发挥了指令性计划的优势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内容反映的社会现象

A. 适应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

B. 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破坏

C. 是帝国主义殖民扩张的结果

D. 导致了工业生产效率大大降低

 

查看答案

从1878年起,徳意志帝国在各邦普遍实行工厂视察员制度,以保证劳动过程中侵害工人劳保条件的现象及时得以纠正。19世纪80年代以后,德意志帝国开始推行社会保险立法,强制对所有雇佣劳动者实行“统一”和“平等”的社会保险。这说明当时的徳国

A. 经济发展注重改善民生

B. 工人的权益得到根本性改善

C.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完善

D. 资本主义社会实现公平平等

 

查看答案

古雅典法律要求提前公布大会议程,便于人们了解要讨论的事务。对于重要的问题,公民大会可两次投票,第一次所做的决定可能在下次会议上被更改;任何人都可以对他认为不合法的建议提出控告。其目的是

A. 打破雅典公民的特权    B. 扩大下层公民的政治权利

C. 强化公民大会的权利    D. 减少直接民主的不良影响

 

查看答案

如表为东北地区工农业比例关系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说明

 

工农业总产值

农业

工业

1952年

100

40.3

59.7

1957年

100

23.6

76.4

 

 

A.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B. 国家政策的调整

C.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D. “大跃进”运动开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