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研究》杂志1986年第3期载文指出:“巴黎公社基本上是按照蒲鲁东(法国小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地方自治原则和布朗基的空想共产主义思想建立起来的一个城市自治政权。”这反映出巴黎公社:
A. 是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无产阶级革命
B. 是真正意义的社会主义性质政权
C. 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指导
D. 建立了工农联盟政权
“我认为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是团结人民的全部力量以加快取得胜利。我同意国家杜马的请求,由我的兄弟米哈伊尔大公继位,并祝福他登上俄罗斯国家皇位。希望他遵守立法机构确立的原则,就此宣誓绝不违背。”1917年,这段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诏书说明
A. 二月革命成功完成了俄国社会转型
B. 俄国革命类似于英国的“光荣革命”
C. 沙皇专制体制未发生丝毫本质变化
D. 沙皇试图通过妥协方式维护君主制
与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一致的是
①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②改变了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
③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④解放战争由内线作战转向外线作战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放战争期间,英国驻华外交官表示:“无论我们在阻止共产主义之流在中国推进方面显得多么无能,我们都不能放弃保护英国利益的斗争。如果碰巧有机会能促进英国的贸易,我们当然不能因为担心‘赤化’我们的双手而不去把握这一机会”。这体现了英国在国际关系中
A. 坚持意识形态高于一切的原则 B. 采取反对共产主义的顽固态度
C. 遵循国家利益至上的外交政策 D. 追随美国采取扶蒋反共的政策
抗战胜利后,中国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和平时期”。这一时期政治斗争的基本内容是
A. 反对美国侵略,实现民族独立 B. 消灭封建剥削,分配农民土地
C. 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D. 发展民族经济,保障人民权利
“虽训练犹未充足,装备犹未齐备,外人以为不能支持一周的阵地,竞能抵抗十周。不只军队甘于牺牲,视死如归,一般老幼男女,无不争为军队服务。但是苦战之后,实力丧失十之六七,无法遏止日军前进,预设的长江至苏州、嘉兴及江阴至无锡国防线不守。”材料反映的战役。
A. 发生于抗日战争的敌后战场 B. 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
C. 失败的原因是消极的抵抗 D. 体现了国共合作抗战对日军侵华步伐的延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