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年,普鲁士政府的全部候补官员中有40.4%是贵族,1900年为44.6%,到1914年时,这一比例达到了55.5%,这反映出近代德国
A. 专制统治强化
B. 政治民主化滞后
C. 军国主义盛行
D. 没有代议制特征
德意志帝国建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统一法制建设。德意志帝国国会于1877年颁行《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1896年通过《民法典》,1897年通过《商法典》。这些法律
A. 说明帝国国会有完整的立法权
B. 说明政治民主化能够促进经济工业化
C. 适应了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D. 说明德意志帝国形成了完善的代议制
在法国1881年大选中,共和派取得彻底胜利,1884年,共和派对宪法进行了修改:今后在修改宪法时,不许触动共和政体;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各王朝家族的成员,不得被选为共和国总统。这表明法国
A.共和制在实践中得到巩固
B.资产阶级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C.行政权与立法权实现制衡
D.总统组阁权被进一步限制
1787年美国拟定宪法草案期间,为了使大州与小州之间达成共识,康涅狄格州代表罗杰·舍曼提出一项折衷方案:议会分成上下两院,众议院中每个州的代表数目由州内自由民加上五分之三的奴隶的数目决定;参议院中每个州都有两个代表,由州议会选举。这一方案的目的是
A. 制约总统的权力 B. 实现各州相对平衡
C. 确保国会的立法权 D. 确立中央集权原则
1787年宪法“采取了比人类迄今所建立的任何政府所采取的还要多的防范和其它难以逾的措施,以防止走向暴政。”其中最主要的措施是:
A.允许各州有自治权 B.保障人民基本权利
C.确立三权分立原则 D.实行联邦制度
哈里·狄金森认为,16世纪前英国议会召开的次数很少且不定期。但16世纪后,随着议会召开的次数日益增多,议员们的政治认同感也越强,至17世纪,王权和议会权力的冲突一直时断时续,直至1688年光荣革命爆发后,王权和议会才达成稳定妥协。从世界现代化的视角看,英国王权与议会的关系演变过程揭示了
A. 英国历史发展的独特过程 B. 工业资产阶级的日益壮大
C. 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艰难历程 D. 英国政局的动荡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