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当这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还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西方人士却说:“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

——石惠莲《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几点认识》

材料二美国的经济政策实际上一直在古典经济学的“自由放任”和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之间徘徊,克林顿执政后,选择了以“行动主义”为原则,综合包括凯恩斯主义在内各经济学派之长的“克林顿经济学”,从而促生了“新经济”的到来。……美国是靠变革而繁荣的……但是这个国家在太长的时间中用太多的方法放任自流……

——陈宝森《评克林顿政府国内外经济政策》

材料三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在2008年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银行破产,贝尔斯登、“两房”、雷曼兄弟、aig这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华尔街巨人接二连三倒下。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将此次金融危机看作是1929~1933年“大萧条”以来华尔街遭遇的最严重危机,百年一遇。这场金融危机,暴露出现行的世界金融体系出现了许多问题。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指出新经济政策让“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的主要原因。

(2)简要说明克林顿执政时期(1993~2001年)美国是如何“靠变革而繁荣的”?

(3)20世纪的“大萧条”重创的主要是资本主义世界,而当前的金融危机“使世界上任何一国都不能独善其身”,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或经验,谈谈应该如何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

 

(1)新经济政策采用了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 (2)变革:倡导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对美国经济实行改革。繁荣:美国经济长时间持续发展;“知识经济”出现并迅速发展。 (3)原因: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应对措施:无论从个人、政府、国际社会等任何一个方面论述,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从新经济政策特点来思考。因为新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资本主义,所以遭到反对。 结合课本所述的克林顿经济措施来回答。 第(1)小问从全球化角度来认识。第二问属于开放性,言之成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1年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当时苏联(俄)“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的具体做法是

A. 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B. 允许国内外私人资本存在

C. 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D. 完全实行市场经济

 

查看答案

与新经济政策实施后的俄国状况不相符合的是

A. 农民将一切余粮交售给国家    B. 部分国有企业实行租让制和租借制

C. 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D. 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查看答案

列宁在评价这某一政策时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    )

A. 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正确途径

B. 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得到苏俄人民热烈拥护的

C. 在特定环境下为苏维埃政权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

D. 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迅速恢复

 

查看答案

1918年苏维埃俄国的一位市民拿100卢布在市场上购买了100斤粮食,以下判断及理由正确的是

A. 假的。当时形势严峻.物价上涨,粮食不可能那么便宜

B. 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

C. 真的。国家实行余粮收集制,人们只能去买

D. 真的。苏俄政府修改了原有政策,允许自由贸易

 

查看答案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出苏俄农民对哪一政策的不满?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斯大林模式”

D. 赫鲁晓夫改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