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新经济政策实施后的俄国状况不相符合的是
A. 农民将一切余粮交售给国家 B. 部分国有企业实行租让制和租借制
C. 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D. 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列宁在评价这某一政策时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 )
A. 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正确途径
B. 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得到苏俄人民热烈拥护的
C. 在特定环境下为苏维埃政权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
D. 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迅速恢复
1918年苏维埃俄国的一位市民拿100卢布在市场上购买了100斤粮食,以下判断及理由正确的是
A. 假的。当时形势严峻.物价上涨,粮食不可能那么便宜
B. 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
C. 真的。国家实行余粮收集制,人们只能去买
D. 真的。苏俄政府修改了原有政策,允许自由贸易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出苏俄农民对哪一政策的不满?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斯大林模式”
D. 赫鲁晓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与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最大不同是( )。
A.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B.经济体制改革力度比较大
C.注重经济改革
D.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了彻底的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给我们的最大的经验教训是( )。
A. 改革应从本国国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
B. 要时刻警惕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
C. 改革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改革步伐要稳定,不能急于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