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有关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中,最全面和确切的是
①促进了当时苏联经济的高速增长
②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③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从长远来看,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口号的出现,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出现了过激现 B. 确立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还有距离
C.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积极性很高涨 D. 苏联搞农业集体化运动时机还不成熟
著名的斯达汉诺夫运动是出现在苏联的什么时期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B. 新经济政策时期
C.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D. 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
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确立的事件是。
A. 苏联的建立 B. 苏联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C. 联共十四大的召开 D.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1926年起,苏联进入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在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上,苏联面对着多方面的困难,以下最全面、准确的说法是
①内部技术落后
②资金短缺
③外部面临着资本主义的威胁
④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
鉴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实行余粮收集制后,粮食征购量有较大幅度的上升。1917~1918年度征购粮食7340万普特(1普特=16.38千克),1918~1919年度为10790万普特,1919~1920年度为21250万普特。这
A. 体现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大大提高
B. 有力地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C. 体现了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D. 体现了农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