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质在《冷战史》中把冷战分为五篇:冷战的开始(1945~1949)、冷战的扩展(1950~1962)、冷战中的缓和(1963~1979)、冷战再现(1980~1984)、冷战的结束(1985~1991)。下列史实对应错误的是:
A. 冷战的开始: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 冷战的扩展: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C. 冷战中的缓和:古巴导弹危机的和平解决
D. 冷战的结束: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1944年出版)中指出:“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独立行动的人的手里,所以没有人有控制我们的全权。如果生产资料都落到一个人手里,不管它是属于整个‘社会’的,还是属于独裁者的,谁行使这个管理权,谁就有全权控制我们。”对于哈耶克的主张,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与凯恩斯主义理念相一致
B. 在20世纪70年代后受到重视
C. 反对私有制,推崇公有制
D. 提倡民主政治,反对极权政治
李可夫在1917年讲道:“社会主义变革太阳将从何处升起?我想,根据现有条件,根据居民的生活水平,开始社会主义变革不是我们的事情,我们没有力量和客观条件来做到这一点……我们面临着伟大的革命任务,但我们不能超出资产阶级的利益的范围来完成这项任务。”该讲话时的俄国
A. 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
B. 四月提纲提出用暴力夺取政权
C. 一战失利引发七月流血
D. 十月革命推翻临时政府
“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站在世界的最前排,和宇宙对话,以先贤的名义,做前无古人的事业。”这是献给因在量子信息实验研究领域做出开拓性贡献的中科院院士潘建伟的颁奖词。在这一领域的先贤和奠基者是指:
A. 伽利略 B. 牛顿 C. 爱因斯坦 D. 普朗克
它最初源于古希腊人那种"艺术乃自然的直接复现或对自然的模仿"的朴素的观念,它否定一切的理想精神,指责“无视自己的时代,企图从往昔的岁月里掘出僵尸,再给它们穿上历史的俗艳服装。”下列最符合上述创作倾向的作品是:
A. 《自由引导人民》 B.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D. 《等待戈多》
1832年,英国改革方案通过,它提出取消一大批衰败选邑的选区资格,把议席重新分配给人口众多的城镇,主要是工业城镇。它还提出扩大选举权,实行财产资格制,在原有的选民之外,农村增加年收入10镑以上的公薄持有农和50镑以上的租地农;城镇则统一标准,实行10镑房产持有人选择权。材料表明英国这次改革不正确的是:
A. 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贵族的政治权力 B. 使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C. 工人阶级被排除在改革成果之外 D. 选举制度存在财产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