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经济学家马寅初1935年在《中国经济改造》一书中认为:面对西方国家的倾销政策,中...

经济学家马寅初1935年在《中国经济改造》一书中认为:面对西方国家的倾销政策,中国保护幼稚工业,除保护税外,用统制的办法,发展国内工业与之相抗,亦为今日国际经济竞争之武器。但到1940年,马寅初就对传统制经济提出批评:“吾人以千数百万同胞之死伤,数百万财产之损失,希冀获得胜利以求民族之快快复兴,决不愿以如是巨大之牺牲来交换几个大财神,将吾人经济命脉操在手中。”马寅初对统制经济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A.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 民族工业较快发展

C. 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D. 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盛行

 

C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0年属于抗日战争时期,当时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掠夺、官僚资本的迅速膨胀,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日益萎缩,故马寅初对统制经济态度发生变化,故C选项正确;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与官僚资本、民族资本的发展状况没有直接联系,故A选项错误;当时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日益萎缩,故B选项错误;官僚资本垄断经营的政策也不等于国家干预经济政策,故D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演变的史实,扣住1940年的时间阶段,从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日益萎缩的原因入手,结合材料“统制经济”的相关知识即可正确判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日本军国主义者野蛮侵略下……不管是国内的居民还是海外的华侨,都同样难以抑制地热血沸腾,聚结成一个整体去抵抗外来的侵略者。……这场战争也引起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彼此消长的大变化。……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正是通过在这场战争中的实际观察,才真正认识中国共产党并团结在它周围。以下关于抗日战争的阐述错误的是:

A.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B. 国共两党实现合作,亲密无间,共同抗日

C. 为民主革命在全国胜利奠定基础

D. 大大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

 

查看答案

1912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当天即发布《改用阳历令》,废帝王纪年而为国家纪年,又推举阳历为国历,然阴历仍占据民国初年社会主流。1928年后南京国民政府强力推行国历运动,但与阴历有关的民俗文化仍然支配着民众的日常生活。政府只好在国历与阴历之间进行调适。这种现象说明了

A. 政府主导社会习俗

B. 传统习俗根深蒂固

C. 中国社会仍然止步不前

D. 西方文明不适应中国

 

查看答案

下表是1820~1911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

时期

乡民迁出

总人数

迁至他乡

种田人数

迁至城镇做工

或经营小商业人数

出国从事

工商业人数

1820—1849

29

29

0

0

1850—1879

72

15

49

8

1880—1911

156

0

118

38

 

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有:

①外迁地域逐渐由农村转向城市、国外

②谋生手段逐渐由种田转变为做工或从事工商业

③1850-1879年外迁人数变多主要是因为民族工业较快发展

④该地区的自然经济在逐渐解体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1881年,在广东南海县,1000余名满脸愤恨的手工缫丝工人捣毁了“裕厚昌”蒸汽丝厂,并引发大规模械斗。事件发生后,知县徐赓陛张贴官府告示,其中写到“盖地方之莠顽(恶人)必当究治,而小民之生计尤应兼筹,今以一家射利而使千百穷黎失其恒业,其必起而争者势也。”该告示的出现说明了:

A. 垄断经营不利于工商业发展

B. B.买办商人把持丝织品的外销

C. 传统手工业与新兴工业存在冲突

D.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查看答案

《明史》载:洪、宣以后,阁体既尊,而权亦渐重,于是阁部相持。凡廷推考察,各骋意见,以营其私,而党局分焉。科道庶僚,乘其闲隙,参奏纷孥。驯至神宗,厌其嚣聒,置而不论。材料说明:

①内阁地位日益受尊崇

②六部逐渐成为内阁法定的从属机构

③明中后期内阁走向宰相化和法定化

④阁臣间纷争不休,朋党迭兴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