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1年,在广东南海县,1000余名满脸愤恨的手工缫丝工人捣毁了“裕厚昌”蒸汽丝厂,并引发大规模械斗。事件发生后,知县徐赓陛张贴官府告示,其中写到“盖地方之莠顽(恶人)必当究治,而小民之生计尤应兼筹,今以一家射利而使千百穷黎失其恒业,其必起而争者势也。”该告示的出现说明了:
A. 垄断经营不利于工商业发展
B. B.买办商人把持丝织品的外销
C. 传统手工业与新兴工业存在冲突
D.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明史》载:洪、宣以后,阁体既尊,而权亦渐重,于是阁部相持。凡廷推考察,各骋意见,以营其私,而党局分焉。科道庶僚,乘其闲隙,参奏纷孥。驯至神宗,厌其嚣聒,置而不论。材料说明:
①内阁地位日益受尊崇
②六部逐渐成为内阁法定的从属机构
③明中后期内阁走向宰相化和法定化
④阁臣间纷争不休,朋党迭兴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历史学家张宪文认为:“以图像展现和解说历史,是历史研究最为有效的方法。”《清明上河图(局部)》(下图)历来就受到历史学、考据学、建筑学和民俗学等诸学科研究者的重视。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 下图是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历史的第一手史料
B. 该图史料价值主要在于其历史信息的完整性
C. 图像再现了北宋民俗风情是风俗画研究的唯一史料
D. 诸多研究者对该图研究的角度不同,而结论却一致
“工之子恒为工。”《国语·齐语》“工匠之子,莫不继事。”《荀子·儒效》“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唐六典》这种古代手工业传承特点出现的根本原因:
A. 保护手工业发展和促进生产力进步的需要 B. 我国古代手工业没有市场导致
C. 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狭隘性 D. 确保官营手工业的垄断地位
《论语》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成为后世历代明君推崇的自我节制原则。下列与此观点不一致的是
A. “君子为政,以正己为先,教禁为次.”
B.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
C.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D. “君子所为,百姓之所从也,君所不为,百姓何从?”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1年北约组织的最高军事领导人艾森豪威尔宣称:“只要欧洲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各国居民便无法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得应有的成就……然而满足于目前而对未来的美好前景毫无向往的人们,是无法确保他们自己的安全权的。只有以联邦的形式实现欧洲的统一,才能获得欧洲的安全,才能继续对西方的文明与进步作出贡献。”
——【法】让·莫内《让·莫内回忆录》
(1)据材料一,说明美国支持欧洲联合的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美国实现其意图的措施。
材料二法国总统蓬皮杜在(1972年)巴黎会议开幕式致辞中说:“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国家,我们有8个国家通过大西洋条约与之结成了联盟。我们同这个伟大国家的关系是如此密切,欧洲统一起来反对美国的任何想法都是荒谬的。但是,恰恰是这种密切关系使得欧洲对于美国必须保持其个性。西欧的自由要归功于当年美国军人的决定性伸入,西欧靠美国之助才得以重建,现在还凭借与美国结盟以求得安全;欧洲决不能脱离美国。然而,欧洲也必须保持其为独立的实体。”
——【法】格罗赛《战后欧美关系》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总统对美欧关系的定位。并说明其原因。
材料三1995年12月签署的《跨大西洋关系新纲要》写道:“我们,美利坚合众国和欧洲联盟……在一起,我们促使对手变为盟友,专制变为民主。在一起,我们架构起保障我们安全和经济强盛的合作机构和模式。这些都是史诗般的成就。今天我们面临国内外新的挑战。为迎接挑战,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为我们服务得如此之好的伙伴关系……”
——叶江《解读美欧: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美欧关系》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史诗般的成就”的突出表现和美欧关系的未来走向。
(4)据美欧关系的变化,概括影响国际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