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至1954年间,天津工业企业共抽调两万多人支援国家重点建设单位和一些地区重点建设单位。仅天津汽车制配厂输送到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干部和工人已相当于解放初期该厂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一。这反映了当时
A. 天津经济建设地位的突出 B. 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的需要
C. 计划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D. 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
1931年9月,国民政府实业部颁布的《奖励工业技术暂行条例》规定,“凡中华民国人民研究工业技术,对于工业上之物品或方法首先发明者”,得依本条例“给以专利权10年或5年,前项专利权以国家为区域”。这一举措
A. 是抗战时期的应急措施 B. 发挥了政府的经济职能
C. 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D. 限定了官僚资本的膨胀
中国的北洋军阀统治从1912年开始,到1928年结束。北洋军阀曾是历史书中的白脸奸臣,但如今却重新引发人们的思考。在军阀二字的掩盖下,这一时期隐藏着一颗颗“爱国”、“自强”、“尊师”、“西化”的心。下列各项符合这一时期时代特征的有
①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较快
②西方思想广泛传播
③爱国运动如火如荼开展
④土地革命遍及全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成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
A. 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B. 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知
C. 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D. 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规律
《全球通史》记载,“西方列强除了控制沿岸港口外,还控制了一些大的内河航道,他们维持着几支炮舰舰队,在从上海到重庆的1500哩长的、横穿中国中心的长江巡逻。”该现象发生在
A. 《南京条约》签订后
B. 《天津条约》签订后
C. 《马关条约》签订后
D. 《辛丑条约》签订后
一战前,英、法、德三国国外投资总额为1750亿—2000亿法郎,按当时的低利率5%计算,每年的纯利润就达80-100亿法郎。英国对外投资的收入,不仅超过了对外贸易的收入,而且超过了工业生产的收入。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资本输出成为仅次于商品输出的殖民剥削手段
B. 资本市场的竞争直接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C. 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快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
D. 英国对外投资的高额收入主要得益于制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