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前,英、法、德三国国外投资总额为1750亿—2000亿法郎,按当时的低利率5%计算,每年的纯利润就达80-100亿法郎。英国对外投资的收入,不仅超过了对外贸易的收入,而且超过了工业生产的收入。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资本输出成为仅次于商品输出的殖民剥削手段
B. 资本市场的竞争直接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C. 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快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
D. 英国对外投资的高额收入主要得益于制度设计
央视纪录片《公司的力量》介绍:1769年,詹姆斯·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但后来将蒸汽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是詹姆斯·瓦特的儿子小瓦特……他不仅是技术专家,而且是个企业家。他与商人马修·博尔顿合资经营索霍制造厂,把蒸汽机批量生产,推向市场。据此可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A. 得益于商业资本与技术的结合
B. 取决于专利制度对创新的保护
C. 取决于瓦特生产实践经验的积累
D. 得益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史载唐代欧洲来华传教者只有几个人;到元代仅以马里诺里为首的使团人数就达15人;1552-1800年有据可查的来华耶稣会士就达920人。与此变化直接相关的是
A. 古代世界科技发展制约 B. 欧洲已经开辟出新航路
C. 中国政府实行文化开放 D. 世界舰海技术整体发展
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以内部州军市征所算之名品,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这些举措
A. 打破了城市的市坊界限 B. 增加了政府财政的收入
C. 导致传统经济政策瓦解 D. 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据东汉班固《西都赋》载:“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东西)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自未央而连桂宫,北弥明光而亘长乐。”当代学者据考古发掘绘制了下侧汉代长安城遗址图。如上述两则材料同时被用来研究汉代城市,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 文学作品能够完整反映历史信息 B. 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C. 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D. 考古的成果与文学作品互证历史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42年7月24日,郑观应出生在广东省香山县一个书香门第。1858年到上海学习经商,先受雇于英商定顺洋行任买办,后与英商经营公正轮船公司任董事。1874年任英商太古洋行买办、太古轮船公司总理,并开设恒古钱庄。1880年,郑观应被李鸿章委任为上海电报局、上海机器织布局、轮船招商局总办,参加洋务运动。他关心时政,热心西学,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逐渐形成维新改良思想,主张变革以御外侮,办学校以育人才。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曾表示反对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1922年5月病逝。
——摘编自《中山市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观应一生中阶级属性的演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郑观应的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