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戴高乐从1958年开始连续当了11年法国总统,他领导制定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重新确立法国的政治体制。任内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外事务上。戴高乐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反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系列思想政策被称为“戴高乐主义”。
1970年11月9日戴高乐因心脏病猝然逝世。蓬皮杜总统于次日向法国人民发表广播讲话:“戴高乐将军逝世了,法国失去了亲人。1940年,戴高乐将军拯救了我们的荣誉。1944年,他领导我们走向解放和胜利。1958年,他把我们从内战的威胁中救了出来,他使今天的法国有了自己的制度、独立和国际地位……让我们向法国保证,我们决不辜负我们所得到的教诲,愿戴高乐将军永远活在全国人民的心中。”
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戴高乐主义”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
(2)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戴高乐对法国和法兰西民族做出的卓越贡献。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德意志共和国)继承的是战败的苦果,从一开始就蒙上了耻辱的阴影,在左右两派的心目中都是一个畸形儿。这个先天不足的畸形儿经受不住经济危机的打击。饱受失业和破产的中下层群众对现实极端不满,渴望出现‘救星’。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大多数德国人自愿追随希特勒,根本不在乎反对派的遭遇和对犹太人同胞的种族隔离现实。对他们来说,德国在重新前进,而这是最重要的。由于建立了战争工业,又进行了修筑高速公路等大工程,失业现象很快就消失了。国家号召所有的德国人都买一辆‚大众牌‛轿车。巧妙的宣传使人人感到生活在伟大的时代。
——德尼兹·加亚尔、贝尔纳代特·德尚等《欧洲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德国“继承的是战败的苦果”?
(2)根据材料二,分析“大多数德国人自愿追随希特勒”的原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窝阔台继位以后,西征等大规模的征伐导致了严重的财政困难,为解决财政问题,蒙古贵族别迭提出了“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的主张。耶律楚材敏锐地感到了实行汉法的时机已到,马上做出反应,提出了这种方法的不可取,“天下虽得之马上,不可以马上治”,提出用汉法的治理方针。汉法在北方汉地的实行取得了成功,此后耶律楚材主管政务,在中国北方大行汉法。主要表现在:在文化等方面,他任用儒士,保护、发展汉文化,坚持以汉法治理汉地。奏行科举取士,尊孔重儒,设置编行儒学经籍所、编修所等措施,收留一些处在困境中的儒士。在政治制度上依照中原政权模式进行行政改革: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1230年,耶律楚材上书建议:“凡州郡宜令长吏专理民事,万户总军政,凡所掌课税,权责不得侵之。”这种军、民、财政分开的措施受到权贵的抵制,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只是基本做到“课税所掌钱谷”,而民、军分职的方案则不得不搁置。
——摘编自陈秋速《蒙元时期回汉法冲突初探》
(1)根据材料归纳元朝大行汉法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实行汉法的意义。
材料有学者认为:“16至18世纪西欧的现代化过程,是市场需求引起的,需求牵动生产,商业革命导致工业革命,然而同期的中国虽然也发生了一场商业革命,但它却是一场未完成的革命。”
请提炼材料中的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说明论据充分,符合史实,言之有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从今天广东出发,可达东南亚和南亚。汉在徐闻县南七里(今广东徐闻县),置左右侯官管理。汉武帝时有外国使者来进献,汉武帝派译长带上黄金和丝绸出海,到这些国家交换明珠、壁琉璃、奇石、异物。两宋的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两宋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责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进出口货物达400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外贸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随着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广阔的殖民地为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利润,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18世纪下半期以蒸汽机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了,机器大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容量,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工厂生产需要的原料多来自世界各地,同时工业革命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产阶级的全球扩张把整个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描述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最野蛮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丝路架构的市场与19世纪中期的世界市场的区别。
二战结束后不久,美国出席联合国原子能委员会的代表伯纳德·巴鲁克提出了“巴鲁克计划”,规定各国的原子能开发和使用都交国际原子能机构监督和控制。在这种控制分阶段建立以后,美国将停止核武器生产,拆除现有核武器。对违反规定者,“自动”加以严惩。这一计划的提出
A. 旨在使世界各国的核武器发展风险可控 B. 便于美国对他国核计划实行控制和制裁
C. 后来受到了大多数无核国家的普遍欢迎 D. 推动了战后的世界和平和国际裁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