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肖洛霍夫曾给斯大林写信说:“许多区,没有完成粮食征购任务,也没有储备籽种……集体...

肖洛霍夫曾给斯大林写信说:许多区,没有完成粮食征购任务,也没有储备籽种……集体农庄庄员们和个体农民们由于饥饿现在正濒临死亡……工作人员正暴力征粮。斯大林回信说:庄稼人在耍滑头,他们要让工人、红军没有饭吃。庄稼汉们实质上是向苏维埃政权宣战。据此分析,两人观点的主要区别在于(    )

A.是否看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             B.是否看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C.是否要维护苏维埃的利益               D.是否要维护农民们的利益

 

D 【解析】 试题分析:从二人的身份和立场可以判断二人的出发点都是为了维护苏维埃的利益,二人的区别只是角度不同。前者是站在维护农民利益的角度上说话,后者是为了维护工人和红军的利益,故选D。A项错误,二者都看到了粮食收购危机,但是对此问题的认识不同;B项错误,政治危机的问题材料并未体现;C项错误,二者都是维护苏维埃政权的利益。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时期的农业政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是1970—1993年美国、日本与中国GDP年均增长率(%)曲线图,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是

A. 受“滞涨”等因素的影响,70年代美日两国经济持续下行

B. 1973年以后,沉重的财政负担使美国“福利国家”的发展受挫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中国经济增速远超美日

D. 因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贸易立国”的日本经济陷入衰退

 

查看答案

“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宣告了德国‘臣民’的灭亡和‘公民’的诞生……尽管宪法中规定了皇帝的种种权力,但绝不可比拟于中国皇帝的绝对专制和独裁,因为德国的司法是独立的。”材料意在强调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A. 奠定了德国资产阶级代议民主的基础

B. 掩饰了德国皇权至高无上的虚假立宪

C. 真实确立了德国政治生活的分权制衡原则

D. 规定司法独立是实现帝国代议民主的灵魂

 

查看答案

普罗泰格拉认为,道德并不神秘,正如技艺一样,它是人在从事私人事务和公共事务中的智慧的表现,它能调解家庭关系,帮助人们更好地参与城邦国家的事务。他指出,公正、智慧、节制等是人们必备的品质,人和人之间应以尊敬和正义为原则。普罗泰戈拉的伦理思想

A. 有力支持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B. 为不同流派的思想家们继承发展

C. 支持了苏格拉底的“先天道德论”

D. 有破除传统神学观念的启蒙作用

 

查看答案

2012年将至耳顺之年(57岁)的中国作家莫言在瑞典学院演讲厅发表演说时曾回忆童年:那时我就四五岁,已经可以帮家里干活了,记得那次用小木桶到村里食堂打全家人的早饭——菜粥。力气还是小啊,不小心摔倒了,……泼掉的只是汤水,米和菜还在桶底沉着呢。莫言为我们描述的童年往事折射出

A. 建国初年国民经济的萧条状况

B. 三大改造后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C. 人民公社运动的消极影响

D. 文革期间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查看答案

研读下图,导致1933-1935年我国工业生产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B. 战争对轻工业品的需求增加

C. 世界经济危机的刺激和影响    D. 国民政府对经济发展的鼓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