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泰格拉认为,道德并不神秘,正如技艺一样,它是人在从事私人事务和公共事务中的智慧的表现,它能调解家庭关系,帮助人们更好地参与城邦国家的事务。他指出,公正、智慧、节制等是人们必备的品质,人和人之间应以尊敬和正义为原则。普罗泰戈拉的伦理思想
A. 有力支持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B. 为不同流派的思想家们继承发展
C. 支持了苏格拉底的“先天道德论”
D. 有破除传统神学观念的启蒙作用
2012年将至耳顺之年(57岁)的中国作家莫言在瑞典学院演讲厅发表演说时曾回忆童年:那时我就四五岁,已经可以帮家里干活了,记得那次用小木桶到村里食堂打全家人的早饭——菜粥。力气还是小啊,不小心摔倒了,……泼掉的只是汤水,米和菜还在桶底沉着呢。莫言为我们描述的童年往事折射出
A. 建国初年国民经济的萧条状况
B. 三大改造后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C. 人民公社运动的消极影响
D. 文革期间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研读下图,导致1933-1935年我国工业生产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B. 战争对轻工业品的需求增加
C. 世界经济危机的刺激和影响 D. 国民政府对经济发展的鼓励
1852年太平天国发布《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1911年湖北军政府发布《奉天讨胡檄》。这表明
A. 两者都利用民族矛盾为政治斗争服务 B. 湖北军政府继承太平天国未尽事业
C. 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反封建目的相同 D. 两者均以实现民族独立为革命目标
《宋代商业史研究》中说道:(城市),特别是在秦汉至唐初“市”制存在的时代,工商业被“市”所吸收。因此,城市农村之间分工的基本结构,也与“城郭”“乡村”这种行政上的区域划分相一致。材料主要说明了秦汉时期
A. 城市以商业职能为主 B. 城市以政治职能为主
C. 市民价值观念的变化 D. 城市商业限制被打破
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据唐刘肃《大唐新语》记载:“李承嘉为御史大夫,谓诸御史曰:‘公等奏事,须报承嘉,不然勿妄也。’……监察肖进忠、徐进曰:‘御史,人君耳目,俱握雄权。岂有奏事先咨大夫?台无此例,设弹中丞大夫,岂得奉咨耶?’承嘉无以对。”这说明( )
A.御史大夫与监察官的矛盾尖锐
B.御史大夫权力受制于监察官
C.监察官享有“独立奏事权”
D.监察制度弱化了君主专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