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张謇(1853~1926年)既是清末民初实业界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张謇(1853~1926年)既是清末民初实业界举足轻重的巨擘,也是慈善界的头面人物。作为近代中国儒商的代表,张謇早在戊戌维新期间就主张废科举、兴学校,后来又提出了发展盲哑人教育的独特见解。针对各地水灾不断,他认为不能单以赈灾作临时应付之策,以工代赈才是“办赈至善良策”。同时,1903年从日本考察回国的张謇进一步意识到,发展慈善必须与地方自治、实业、教育紧密相联,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在张謇的撑持下,南通先后建立了一系列由养老院、新育婴堂、残废院、盲哑学校、贫民工厂以及医院等组成的集救济、改良、赈恤、教养、抚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然而随着张謇的大生集团在一战结束后由盛而衰,其慈善事业也深陷困境,出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悲剧。

——摘编自虞和平《张謇: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

材料二安德鲁·卡耐基(1835~1919年)是世纪之交美国最大的工业巨头和著名的慈善家。卡耐基在1889年发表的《财富的福音》一文中提出,财富集中造成贫富扩大是文明进步不可避免的代价,所以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社会主义所提出的推翻现有秩序,而在于如何恰当地管理巨大的剩余财富。富人应该把这笔钱在他们生前通过适当的运作用于造福公众的事业,投向建立大学、图书馆、医院、公园、公共泳池以及捐赠教会等领域。1901年卡耐基退休后,开始尝试以管理企业的运作方式——现代基金会的形式来有系统地捐献财产。在他名下的基金会和非盈利机构甚多,但最主要的当属1911年建立的卡耐基基金会。该基金会以“增进和传播知识,并促进美国与曾经是英联邦海外成员的某些国家之间的了解”为宗旨,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研究新形势,提出新的工作重点,迄今在美国仍有广泛的影响。

——摘编自资中筠《散财之道:美国现代公益基金述评》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张謇慈善公益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张謇与卡耐基慈善公益活动的不同之处.并简析其原因。

 

(1)特点:将慈善与发展教育相结合;以工代赈;注重公益事业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注重发挥公益事业的多功能性。 原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古代乡绅责任的影响);儒家知识分子的责任意识;近代西方慈善思想的影响;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结果;传统救济方式不适应近代形势的需要。 (2)不同:①机制不同,前者依靠个人兴办,后者按照企业管理运营;②范围不同,前者集中于南通地区,后者遍布全美,乃至面向世界;③结果不同,前者逐渐停滞甚至夭折,后者持久发展、影响至今。 【解析】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中“张謇早在戊戌维新期间就主张废科举、兴学校,后来又提出了发展盲哑人教育的独特见解”可知,其特点为将慈善与发展教育相结合;根据材料一中“针对各地水灾不断,他认为不能单以赈灾作临时应付之策,以工代赈才是‘办赈至善善策’办赈至善善策”可知,其特点为以工代赈;根据材料一中“在张謇的撑持下,南通先后建立了一系列由养老院、新育婴堂、残废院、盲哑学校、贫民工厂以及医院等组成的集救济、改良、赈恤、教养、抚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可知,其特点为注重公益事业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和注重发挥公益事业的多功能性。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中“作为近代中国儒商的代表”可知其原因为儒家知识分子的责任意识;根据材料一中“同时,1903 年从日本考查回国的张謇进一步意识到,发展慈善必须与地方自治、实业、教育紧密相联,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可知,其原因为外国慈善思想的影响;结合清末民初的时代背景可知,其原因为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结果。 (2)第一小问不同之处,根据材料二中“1901年卡耐基退休后,开始尝试以管理企业的运作方式——现代基金会的形式会来有系统地捐献财产”可知,张謇的运作模式是依靠个人运作,卡耐基的运动模式则是按照企业管理运营;根据材料一中“在张謇的撑持下,南通先后建立了一系列由养老院”和材料二中“该基金会以‘增进和传播知识,并促进美国与曾经是英联邦海外成员的某些国家之间的了解’为宗旨”可知,其不同之处是前者范围只局限于南通地区,而后者范围包括整个美国;根据材料一中“然而随着张謇的大生集团在一战结束后由盛而衰,其慈善事业也深陷困境”和材料二中“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研究新形势,提出新的工作重点,迄今在美国仍有广泛的影响”可知,其结果不同,前者最后陷入困境,后者至今仍有广泛影响。第二小问评价,根据材料二中“所以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社会主义所提出的推翻现有秩序,而在于如何恰当地管理巨大的剩余财富”“该基金会以‘增进和传播知识,并促进美国与曾经是英联邦海外成员的某些国家之间的了解’为宗旨”这两句话,从其实质和对美国自身及其他国家的影响分析作答即可。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英国公投脱欧后,马克龙当选新一届法国总统,对此有人说:“马克龙的胜出也就是欧洲主义者的胜利。”这反映了

A. 欧洲一体化不利于国家发展    B. 欧洲联合已经不适应欧洲发展

C. 欧盟的发展面临较大的困难    D. 欧洲正面临新冷战思维的挑战

 

查看答案

从革命性质分析,俄国革命实际上经历了三种革命:即发生在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等工业中心的无产阶级革命,发生在广大农村的以农民夺取土地为主要方式的农民革命,发生在民族地区的民族革命。最终,力量弱小的布尔什维克党赢得并巩固了政权。据此判断,俄国革命的成功主要是由于无产阶级

A. 有效调动了各种社会力量 C.推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坚持了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 D.突出了农村革命的主体地位

 

查看答案

1832年,英国颁布《主仆法》,规定:“工人违背合同要处以监禁,而雇主违背合同却只处以少量罚金。”而1875年议会则以《企业主与工人法》代替了《主仆法》,宣布劳资双方在法律上有平等的地位。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工人阶级议会斗争的胜利    B. 英国民主政治制度的进步

C. 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平等    D. 英国社会阶级矛盾已消除

 

查看答案

希腊哲学家和演说家构建的民主与法制理念在罗马能够被轻易接受。这反映了古希腊与古罗马

A. 有相同的政治理念    B. 两国国情基本相同

C. 有相似的文化传统    D. 都尊重公民的权利

 

查看答案

1979年1月30日,邓小平访问美国期间,在向美参、众两院议员解释中国政府对台湾方针时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的积极意义在于

A. 首次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B. 促进海峡两岸健康发展

C. 提供了港澳回归的法律依据    D. 两岸坚冰的局面被打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