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海湾战争是1991年1月17日至2月28日,以...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海湾战争是1991年1月17日至2月28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局部战争。主要战斗包括历时42天的空袭,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边境地带展开的历时100小时的陆战。多国部队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决定性胜利,重创伊拉克军队。伊拉克最终接受联合国660号决议,并从科威特撤军。

——摘编自《动荡中东何时休——两次海湾战争浅析》

材料二:2003年至2011年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未经联合国授权而发动单方面军事行动,下表是各国对美国参战邀请的反应。

国别

态度

俄罗斯

普京警告布什切勿自行对伊宣战

德国

反对军事打击,拒绝派兵援美

伊朗

不允许利用其领海攻击任何国家

英国

再次威胁可能对伊动武

法国

反对动武,拒绝派兵

日本

间接支持对伊施压

阿拉伯国家

官方立场是一致反对

 

 

——摘编自《中东战争史全传》

(1)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次战争的异同。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战争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1)相同:两次战争都是在美国主导下对伊拉克的战争;两次战争都是高科技战争;都基本实现了美国的主要目标。 不同:第一次是在联合国授权之下,第二次是美国绕开联合国而进行的;第一次是在多国支持下,第二次以美英两国为主;第一次持续时间短而效果显著,第二次变成了持久战并付出了巨大代价;第一次美军参战带有正义性,第二次美军参战是非正义的。 (2)第一次战争强化了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第二次战争使西方国家之间的分歧加剧,削弱了美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两次战争都导致中东地区形势更加复杂化。 【解析】(1)题目要求“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同点:由材料可以知道,题目中的两次战争分别是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由材料一中的“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和材料二中的“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未经联合国授权而发动单方面军事行动,下表是各国对美国参战邀请的反应”可以得出其相同点是两次战争都是在美国主导下对伊拉克的战争;由材料一中的“多国部队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决定性胜利,重创伊拉克军队。伊拉克最终接受联合国660号决议,并从科威特撤军”和伊拉克战争相关结果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倒台等可知,其相同点是都基本实现了美国的主要目标;由所学知识可知这两次战争都是高科技条件下的战争,故都属于高科技战争。不同:由材料一中的“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和材料二中的“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未经联合国授权而发动单方面军事行动”可知海湾战争是在联合国授权之下,而伊拉克战争是美国未经授权、绕开联合国而进行的;还可以通过由材料一中的“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和伊拉克战争中各国对美国参照要求的反应中只有英国和日本有支持意向看出,海湾战争是在多国支持下,伊拉克战争以美英两国为主;由材料一中的“主要战斗包括历时42天的空袭,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边境地带展开的历时100小时的陆战”和材料二中的“2003年至2011年”可知海湾战争持续时间短而效果显著,伊拉克战争变成了持久战并付出了巨大代价;由材料一中的“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局部战争”和材料二中的“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可知海湾战争美军参战带有正义性,伊拉克战争美军参战是非正义的。 (2)题目要求“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由材料一中的“多国部队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决定性胜利,重创伊拉克军队。伊拉克最终接受联合国660号决议,并从科威特撤军”可知美国主导的海湾战争最终多国部队取胜,再加上海湾战争美军参战带有正义性,这强化了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而伊拉克战争最终虽然把萨达姆政权推翻,但是美英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从参战反应就可以看出西方国家已经有分歧,结果会使西方国家之间的分歧加剧,削弱了美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东地区本来形势复杂,再加上美国为首的大国屡屡插手,会都导致中东地区形势更加复杂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唐末以来,“典刑驰废,州县掌律吏不明律令,守牧武人,率态度用法。视人命如草芥,动以族诛为事。”这不仅对人民基本的生存权利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而且还支持着官宦腐败现象的蔓延和恶化,以至疏远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广顺元年(951年)三月,敕“今后应三京及诸道州府,凡有刑狱,并须据罪断遣,除准敕勘鞫及合凑覆外,其余不得便将拟案据闻。”五月又颁布敕令‘除反逆罪外,并不得籍没家货诛及骨肉,一依格令处分’。六月,命侍御史卢亿等人,重写前代的律令格式统类编敕148卷,同时又将后晋、后汉及后周初年事关刑法敕条16件(一说26件,见《旧五代史·刑法志》),编为2卷,附于其后,名为《大周续编敕》。成为太祖时期法制的基本准绳。嗣后根据形势变化,不断损益,以应时变。广顺二年(952)年十月,诏曰:“民有诉讼,必先历州县及观察使处决,不直,乃听诉于台省。或自不能书谍,请人书者,必书所请姓名、居处。若无听请,听执素纸。听诉必须已事,毋得挟私客诉”。

——摘编自曾育荣《后周太祖郭威内政改革琐论》

(1)根据材料,概括后周太祖司法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后周太祖司法改革的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画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也包含丰富的历史信息。下面是某地古代的《孔子圣迹(周游列国)图》中的《子路问津》石刻画:

上图石刻画反映了多个历史信息,选取其中的两个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探讨。(提示:可联系石刻画的时间、内容构成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广州十三行与东印度公司

材料二:美第奇家族与罗斯柴尔德家族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个机构的不同属性,并分析说明两个机构在19世纪中期消亡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第奇家族和罗斯柴尔德家族对历史发展的不同作用。

 

查看答案

20世纪中期有作家认为小说要描写生活的“内在真实”,这种“内在真实”就是人们内心深处的“变化多端、不可名状、难以界说的内在精神”。要抛弃常规,把普通日子里,一个普通人的头脑中千千万万个印象记录下来,这就是意识的流动。这种主张

A. 描绘了作家对浪漫主义的追寻    B. 揭示了现代主义文学的某些特征

C. 体现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精神    D. 反映了文学多元化格局下的融合

 

查看答案

1969年尼克松总统在全国电视讲话中提出:在权力从人民和各州流向华盛顿达三分之一世纪之后,让权力、资金、责任从华盛顿流向各州和人民,实行新联邦主义的时候到了。新联邦主义旨在( )

A. 实现地方自治,维护民主    B. 树立政府威信,增强影响

C. 减少政府干预,扭转困境    D. 缓解社会危机,打击左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