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战国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战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战国时代晚期,一个国家已是由君主与专业官吏治理,也已有了中央与地方的分层管理。秦始皇统一中国,将秦国已实行的制度施行于全国,汉承秦制,大体未改,但是经过三四代的逐渐改革,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材料二欧洲政治革命的第一阶段是17世纪的英国革命。英国这场大变动的根源可以在国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这场冲突后来演变成一场公开的内战,内战中,国会获胜。英国国会胜利的结果是建立起代议制立宪政体——这是英国对欧洲、对世界的最大的政治贡献。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材料三美国政治学家詹姆斯·马奇和约翰·奥尔森认为,新制度结构运作的实际效果取决于其运行其中的社会环境;一国的政治制度的创新,必须有现实的基础、前提和条件,应该的东西必须与可行性结合才能变为现实;良好的制度不见得就可以成为现实的制度,因为理论上良好的制度如果没有现实的社会支持率,是不可能变成现实的制度的。

——虞崇胜《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帝国政治制度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17世纪的英国革命”斗争的焦点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英国是如何建立与完善“代议制立宪政体”的?

(3)指出材料三的观点。结合20世纪初期中国的史实,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1)特征: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为核心;官僚政治逐步形成。 (2)焦点:国王与议会的矛盾。实质:专制与民主的斗争;人治与法治的较量。 建立与完善:《权利法案》颁布,责任内阁逐步形成;政党政治逐步形成;多次议会改革。 (3)观点:政治制度的创新能否成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优劣紧密相关。 史实:20世纪初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但没有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因为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帝国主义的阻挠和破坏;专制主义影响根深蒂固;缺乏群众基础。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重要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依据材料一中的“一个国家已是由君主与专业官吏治理,也已有了中央与地方的分层管理”结合所学秦朝的中央与地方官制可知,秦汉帝国政治制度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核心;官僚政治形成并代替世官制。(2)依据材料二结合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相关知识可以直接推导出17世纪英国革命的斗争焦点是国王与议会的斗争。国王代表封建专制势力,议会代表资产阶级民主势力,双方斗争的实质是专制与民主的斗争,人治与法治的较量。英国君主立宪制是逐步完善的: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18世纪20年代责任内阁逐步形成,政党政治逐步形成。之后又历经多次议会改革。(3)依据材料三可以直接概括出詹姆斯·马奇和约翰·奥尔森的观点:政治制度的创新能否成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优劣紧密相关。20世纪初中国的史实主要是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创新,但是因为社会环境恶劣失败了,没有能够建立真正的民主制度。因为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帝国主义的阻挠和破坏;专制主义影响根深蒂固;缺乏群众基础。可见詹姆斯·马奇和约翰·奥尔森的观点是正确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交通工具往往也成为身分地位、权力和财富的表征。南宋以来,官员开始坐轿子,以示其身分的尊贵。从某一时期起,先是有举人坐轿子,后来连监生乃至秀才也都坐轿子,因为他们都是士大夫或富贵人家的子弟,显示他们资产丰厚。这种风气反映了

A. 元朝时期,安定已久,商品经济发达

B. 明代初期,动乱之后,商品经济不发达

C. 明代中期,安定已久,商品经济发达

D. 清代初期,动乱之后,商品经济不发达

 

查看答案

按照英国《权利法案》的设计:国王是国家元首,拥有行政权;上院代表是大贵族,由国王任命,可以否决下院通过的法律;下院代表是骑士和市民,由选举产生,握有国王征收新税计划的最终批准权。这表明当时英国

A. 国王依然掌握实权    B. 下院成为权力中心

C. 资产阶级主导政权    D. 形成三权分立机制

 

查看答案

《大公报》将毛泽东先生翩然到渝日本投降,抗战胜利中苏定约,结为盟好并列为国家的喜事。这反映出

A. 中国人民渴求实现国内和平

B. 毛泽东赴渝庆祝抗战的胜利

C. 苏联援助成为抗战胜利要因

D. 新中国初期民众赞同中苏结盟

 

查看答案

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城邦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任职期限均为一年;已任过公职者,在其他公民尚未任过一次之前,不得连续担任公职。这一规定

A. 保障公民决策的正确性    B. 强化公民参政的责任意识

C. 保证公职人员的廉洁性    D. 体现轮番而治的民主精神

 

查看答案

据美国人萨顿《西方技术与苏联经济的发展(1930~1945年)》一书介绍,斯大林曾说,“在苏联,约有2/3的大型企业是在美国的帮助或技术援助下建成的……其余的,也大多是在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技术援助下建立的。”这表明当时苏联

A. 放弃了意识形态的纷争    B. 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

C. 利用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D. 首创了国际合作机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