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在其有史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四面一直被山脉、沙...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在其有史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四面一直被山脉、沙漠、辽阔的太平洋隔绝。这种隔绝的意义在于,它使中国人能在更少面临外来入侵的情况下,发展自己的文明。那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结合得很好,能养活可观的人口。汉朝拥有5950万明朝时l亿多,超过当对整个欧洲的人口,到19世纪中叶,中国的人口已激增到4亿以上。由于人数上的优势,他们总能同化或者驱逐入侵者。中国还存在着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这种共同的书面语是为中国提供统一性和历史连续性的一种重要力量。与书面语有关,是非凡的国家考试制度——科举制。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劣,为政府机构配置文官。征召有才之人较之西方所依靠的法律和制度,能更好地解决国家的种种问题。促成中国文明内聚性的还有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文学和思想的遗产。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阐述中华文明的内聚性。

 

中华文明的内聚性因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人口众多以及有效地抵御外来侵略而保持独立生存的文明,加上共同的书面文字、延续一千多年国家统一举行的科举制度统一评定选拔人才,以及共同的儒家伦理等文化因素而构成。 中华文明的内聚性体现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多民族疆域下历史文明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中华文明的内聚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一统,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形成,也促进了中华优秀文明几千年的传承,成为世界文明延续的贡献,也证明的中华民族的优秀。 【解析】本题结合材料“四面一直被山脉、沙漠、辽阔的太平洋隔绝……能在更少面临外来入侵的情况下……那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结合得很好,能养活可观的人口”、“共同的书面语是为中国提供统一性和历史连续性的一种重要力量……非凡的国家考试制度——科举制……还有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文学和思想的遗产”即可概括中华文明内聚性的原因条件;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儒家思想、多民族疆域等方面阐述中华文明的内聚性的特点;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多民族国家、中华优秀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等方面概括中华文明的内聚性的影响。 评分参考: 答案从中华文明内聚性的原因、特点和影响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层次:只从材料得出信息,得3~6分 第二层次:能够论述影响的,得6~8分。 第三层次:能够全面对内聚性进程阐述的得8到12分。视表达的逻辑、层次和流畅程度而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传统户籍制度源远流长,发展于春秋,定型于秦汉,以后各朝各代历经变化。传统户籍制度是与中国王朝体制相联系的一项基本制度。这种以家庭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体现了维护社会治安、教化乡里、规定身份等级、稳定宗族组织、限制人口自由迁徙等诸项社会整合功能。科举考试也往往与户籍联系在一起,考生必须要有籍贯,这是参加科举考试的首要条件。在唐代初期,士人是由户籍所在地举送。宋朝时期,政府有明确的规定,士子只能在本籍应试。此后,科举制与户籍制度的结合渐趋加强,清朝更是按省划分科举名额,并为官籍、商籍等设立科举名额,创立宗室科举制度。为了贯彻分省取士制度,清政府还要求严查考生的户籍。

——摘编自李文芝《明清科举冒籍研究》等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以来,户籍制度及其功能发生重大变化。清政府在参考日本和欧美等国的户籍法规的基础上,于1911年初制定了第一部现代法律意义的《户籍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世界通行的户口登记与管理方式来规范的户籍法律,其将“人籍”(注:人籍记载出生、成婚、死亡等有关人之身份的事项)与“户籍”(注:户籍记载入籍、除籍等户口变动的事项)分立。1912年《临时约法》明确规定“人民有居住迁徙之自由”,此条文为民国时期历次宪法所承袭。1915—1927北洋政府相继颁布了《县治户口编查规则》、《警察厅户口调查规则》等户籍管理法规。清末民初制定的户籍法律,将表现欧关个人主义的个人身份证书和体现中国家族主义的传统户籍相结合,使户籍有了传递人口信息、个人私权保障功能,不再单纯是国家管制工具;还规定民众对户籍吏处置不当行为有诉讼抗告权利,民众不再只是义务载体。新的户籍法律解脱了过去的人身束缚,促进了社会的流动,大批农民来到城市,成为了第一批城市化的新市民。

——摘编自王海光《中国户籍制度现代化演进路径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并分析“科举制与户籍制度的结合渐趋加强”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早期户籍制度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13分)

 

查看答案

美国日裔学者福山在《历史之终结与最后一人》一书中指出1992年时,人类历史的前进与意识形态之争正走向终结……“自由民主”与资本主义定于一尊,取得最后胜利。“历史终结论”出台的主要依据是

A.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    B. 市场经济模式得到各国认可

C. 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两大主题    D. 世界政治格局出现重大变动

 

查看答案

洛克在《政府论》中说:“人们生来就享有自然的一切同样的有利条件,能够运用相同的身心能力,就应该人人平等,不存在从属或受限制的关系。”洛克阐述的是

A. 人类意识觉醒    B. 天赋人权思想    C. 信仰自由理论    D. 民主制度诉求

 

查看答案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1643—1715)任用柯尔柏作为财政总监,先后两次大提关税,几乎排斥了英荷等国毛纺织品的进口,极力招徕外国的能工巧匠来法国定居开业。其做法

A.与工业化的潮流背道而驰    B.直接引发了法国与英国之间的战争

C.符合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D.使法国成为西欧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查看答案

企业家柳传志回忆说:“过去报纸一登全是革命,全是斗争,全是社论。我第一次看到《人民日报》竟然登载如何养猪的报道,(感觉)气候真的要变了!”柳传志感受到的“变”是指

A. 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重大变化    B. 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全国范围开展

C. 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确立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