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东汉时期,政府把国有的荒地和苑囿以及山林川泽租借给流民进行生产,农民在最初几年享...

东汉时期,政府把国有的荒地和苑囿以及山林川泽租借给流民进行生产,农民在最初几年享受免除租税的待遇后,就要向国家缴纳百分之四十以上的赋税,并承担其他义务。政府出台这一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 治理流民问题    B. 防止小农破产    C. 缓解土地兼并    D. 增加财政收人

 

D 【解析】ABC都不是根本目的,排除;“就要向国家缴纳百分之四十以上的赋税,并承担其他义务”体现出政府的根本目的是增加财政收入、巩固统治,故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战国策》载:秦得蜀后,益富厚,倾诸侯,造成秦“富厚”的主要原因是

A. 重大改革推动发展    B. 重要水利工程的修建

C.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D. 与民休息政策的推行

 

查看答案

两次工业革命都给社会带来了深刻影响,既促进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极大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又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他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下面是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情况表。

 

1870年

1900年

企业总数

808

669

产量(吨)

3200000

29500000

投资额(美元)

121000000

590000000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生的变化。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西汉•晃错《论贵粟疏》

材料三: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扎扎,牛驴走芸芸。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纯。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诗《朱陈村》

材料四:中国历史上有考古史料为证的本末观萌芽出现在战国。孟柯将商人称之为“贱丈夫”,在理论上正式将农业生产放到首位。而韩非则把手工业与商业称为“末作”,使重本抑末的观点变得更加鲜明。秦朝允许私人经营冶铁煮盐等重要行业。但到西议初年,汉高祖规定“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官史”,商人的地位受到打压。到汉武帝时期,所有的冶铁煮盐业收归国官管,私人经营的大手工业从此趋于衰落,其他行业也因沉重的赋税受到极大抑制。

——整理自王大庆《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经济思想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自然经济的特征。

(3)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古代“重农抑商”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

民国时期,“自铁路四通,奇技淫巧,皆萃于都市,故近城镇者习奢华,而山泽则尚朴素,风气固判然两截”此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A. 城乡思想观念的截然对立    B. 城乡生活习俗的巨大差异

C. 城乡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    D. 交通进步是习俗变革的根源

 

查看答案

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期新社会风尚的是

A. 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 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C. 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D. 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