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布尔拉茨基在评价赫鲁晓夫时指出:“他谴责了斯大林,但是没有触及专横的政权机构;他...

布尔拉茨基在评价赫鲁晓夫时指出:“他谴责了斯大林,但是没有触及专横的政权机构;他批驳个人迷信,但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生育他的体制。”据此可知赫鲁晓夫改革

A.以政治体制改革为重点

B.有效防止了权力的专横

C.彻底消除个人迷信根源

D.尚未打破原有体制框架

 

D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他谴责了斯大林”,但是并没有评价赫鲁晓夫以政治改革为重点,故A项排除;据材料中“但是没有触及专横的政权机构”,与“有效防止了权力的专横”无关,故B项排除;赫鲁晓夫批评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是赫鲁晓夫自己也个人崇拜,故C项排除;“但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生育他的体制”说明了赫鲁晓夫改革尚未打破了原有体制框架,故D项正确。 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赫鲁晓夫改革 【名师点晴】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消极影响一直持续到战后,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没有提高,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这制约了工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2)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出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2、内容: (1)农业方面: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等。 (2)工业方面: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通过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 3、结果与影响: (1)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1964年随着赫鲁晓夫的下台,改革失败。 4、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苏共提出的“建成共产主义”的目标严重脱离了苏联的实际。 (2)改革缺乏全面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3)赫鲁晓夫本人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俄罗斯历史教科书《俄罗斯1917年的革命风暴》将俄国1917年发生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称为“伟大的俄罗斯革命”,将其划分为“2月阶段”和“10月阶段”,认为“它们不是相互矛盾的”。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是两者都

A. 着力推翻沙皇专制    B. 满足农民土地要求

C. 推进和平民主的进程    D.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查看答案

某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时,重点围绕以下两本经济学著作确定了研究主题。下列四个研究主题最合理的是

A. 论关于加强政府对经济干预    B. 论述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C. 论自由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    D. 论殖民掠夺与资本积累的关系

 

查看答案

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驶往中国的船舶装载的物品通常90%是黄金白银,有时甚至高达98%,只有10%的装载物是各种货物。这种现象说明

A. 中国成为英国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B. 中国是英国主要的对外贸易顺差国

C. 工业革命前中国商品在西方畅销    D. 自然经济基本隔绝了外国商品的输入

 

查看答案

路德曾说:“教皇、主教、神甫、修士被杜撰为神圣阶层,王公、贵族、工匠、农民被称为世俗阶层,这纯粹是谎言和虚假的编造……实际上,所有的基督徒都是属灵阶层,除职业外,并无区别。”以下解释符合路德本意的是(  )

A.宗教信仰是愚蠢的       B.神职人员不应存在

C.现实世界人皆平等       D.反对封建君主统治

 

查看答案

俾斯麦在回忆录中写下了最后的忏悔和期盼:我过去的尽职行为也许恰巧是造成德意志走向衰落、没有骨气的原因。现在我们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巩固帝国议会,使它不再退化。这表明,俾斯麦期望(   )

A. 完善德国民主政治    B. 强化德皇的政治权威

C. 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D. 提升宰相的政治地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