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把外交立足点转向两个中间地带:亚非...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把外交立足点转向两个中间地带:亚非拉美是第一个,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我国外交发生这一转向的原因是

A. 亚非拉美国家实现了民族独立    B. 西欧和日本开始挑战美国地位

C. 苏联经济改革失败,美日欧形成鼎足    D. 国际力量出现分化,中苏关系恶化

 

D 【解析】首先从材料给出的时间来看,这一时间段中国的外交出现变化,中苏关系恶化导致中国必须开始改变原有的外交策略。题目中的现象也印证了这一事实,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只解释了第一中间地带,没有解释第二中间地带;B选项时间不满足条件;C选项出现的时间晚于题中给出的时间。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认清楚题中给出的时间: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这一时期西欧和日本并没有能力挑战美国的地位,而且苏联也没有出现经济改革的失败,因此B、C选项的时间都发生的比材料给出的时间早,直接可以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苏建交一个月后,周恩来在外交部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就兄弟国家来说,我们是联合的,战略是一致的,大家都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但国与国之间在政治上不能没有差别”,该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实行的外交政策是:

A. “一边倒”    B. “一大片”    C. 独立自主    D. “另起炉灶”

 

查看答案

淞沪会战开始后,国民政府调集黄埔系中央军力量投入战场,蒋介石主动改善与地方实力派的关系,川军、桂军、粤军及东北军、西北军等部队,纷纷奔赴战场。这表明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B. 全面抗战局面开始逐渐形成

C. 地方军阀开始服从中央领导

D. 国民政府坚持正面战场抗战

 

查看答案

在近代化的探索中,中国人先后经历了“英国、日本式道路—美国式道路—俄国式道路—中国式道路”。以下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①英国、日本式道路由晚清政府主导

②美国式道路导致了中国社会的巨变

③俄国式道路出现在大革命失败以后

④中国式道路是指国共合作完成革命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纵观整个历史,每逢较弱的社会受到较强的、好战的社会威胁时,会产生两种反应:一种是割断同入侵势力的一切联系,撤回到与世隔绝的境地中,在传统的信念和习惯中寻求安慰;另一种却是力图采纳外国社会的许多特别吸引人的东西,作为以平等地位对付、抵抗的工具。下面属于“另一种”反应的是

A. 虎门销烟    B. 义和团运动

C. 戊戌变法    D. 中国抗战

 

查看答案

戊戌变法是在“民族危机迫在眉睫的情势下仓促上阵的向敌人学习的运动,“自光绪十四年,康有为以布衣伏阙上书,极呈外国相逼、中国危险之状……请厘革积弊,修明内政,取法泰西,实行改革‟。这场改革具有明显的植入性。”此论旨在说明

A. 变法的舆论动员极不充分    B. 改革缺乏内在的社会动力

C. 变法目标背离近代化方向    D. 改革措施脱离了中国国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