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企业家柳传志回忆说:“过去报纸一登全是革命,全是斗争,全是社论。我第一次看到《人...

企业家柳传志回忆说:“过去报纸一登全是革命,全是斗争,全是社论。我第一次看到《人民日报》竟然登载如何养猪的报道,(感觉)气候真的要变了!”柳传志感受到的“变”是指

A. 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重大变化    B. 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全国范围开展

C. 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确立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C 【解析】 本题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社会的一些变化。由“革命”“斗争”等信息可知,柳传志所说的“过去”应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由“养猪”可知,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并未发生变化,A项错误,应排除;农业合作化运动发生在1949~1956年,与题中时间信息不符,排除B项;结合《人民日报》“登载如何养猪的报道”可知我国的政策导向转向发展经济,与此对应的是C项。D项与题意不符,应排除。故答案为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商业广告是促销的重要手段。据史料记载: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的发展,1953年后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材料中广告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困难,物资匮乏              B.企业热衷直销

C.三大改造,政府取缔              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

 

查看答案

1926年《北洋画报》曾刊登出《中国人之福耶祸耶?》的漫画。漫画中最大的特征为“女爱日本玩具”“子去美国学习”“母用法国饰品”“父吃美国烟酒”。对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当时中国普通民众生活水平大为提高

B.漫画主要讽刺的是当时的媚外现象

C.当时中国成为西方的头号海外市场

D.全盘西化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查看答案

话剧《茶馆》中的秦二爷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建立“顶大顶大的工厂!”1914——1918年间,民族工业发展迅速,他的企业也最为红火。出现这种现象的外部原因是

A. 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

B. 辛亥革命扫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些障碍

C. 政府采取了一些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措施

D. 欧洲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查看答案

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这说明

A. 辫子问题是革命的重要标志    B. 政治变革推动民众习俗变化

C. 民主共和观念日渐深入人心    D. 封建陋习开始丧失社会土壤

 

查看答案

梁启超在1923年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近代中国为了改变“器物上不足”的面貌而进行的运动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运动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