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08年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江西萍乡煤矿三家合并,成立“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

1908年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江西萍乡煤矿三家合并,成立“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随着时局变幻,该公司不断经历波折。下图摘自《汉冶萍公司史》目录,请判断第四章第三节的标题可能是

A. 汉冶萍确立官办的体制    B. 汉冶萍举借日债及后果

C. 汉冶萍在重庆再建新厂    D. 国民政府接收汉冶萍产业

 

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汉冶萍公司确立官办体制和国民政府接收汉冶萍产业是在抗战胜利后,故A错误;汉冶萍公司在重庆再建新厂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故C错误;汉冶萍公司大举外债是在1911年,故B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朝初年政府“命在京兵马指挥司并管市司,每三日一次,校勘街市斛斗、秤尺,稽考牙侩(中间商)姓名,时其物价”,此举意在

A. 垄断城市商业贸易    B. 强化工农抑商政策

C. 维护市场公平交易    D. 征税补充军费开支

 

查看答案

有宋人感叹:唐代书法“虽非知名之人,亦往往有可观”,而木朝“非性好之者不习,故工者益少”。出现这种变化可能是因为宋代

A. “重文轻武”,出现“文官政治”    B. 理学主张“格物致知”,“理在气先”

C. 大量书院的兴起,普及了教有    D. 科举取消“明书科”,采取“誊录”制

 

查看答案

东汉初年,诸将上书愿击匈奴。刘秀回答“北狄尚强”,“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逸政多忠臣,劳政多乱人”。由此推论刘秀当时重在

A. 修复民族关系,以和代战    B. 吸取前朝教训.防止权臣当道

C. 远交近攻、整顿北境边防    D. 削弱地方兵权,遏制地方割据

 

查看答案

“春秋”一词在古代文献中频繁出现,然含义不尽相同。其中意指“编年史书或史籍”的是

A. 《孝经》:春秋祭祀,以时思之    B. 《战国策》:今楚王之春秋高矣

C. 《盂子》:春秋无义战    D. 《墨子间诂》:吾尝见百国春秋

 

查看答案

在人类文明史上,以制度为重要内容的政治文明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战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战国时代晚期,一个国家已是由君主与专业官吏治理,也已有了中央与地方的分层管理。秦始皇统一中国,将秦国已实行的制度施行于全国,汉承秦制,大体未改,但是经过三四代的逐渐改革,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材料二汉和唐,是历史上最能代表中国的两个朝代……就政府来说,其间变化则很大。……汉代大体是秦代之延续。秦以后,中国就开始有一个统一政府,在一个统一政府里,便不能没有一个领袖,……皇帝是国家的唯一领袖,而实际政权则不在皇室而在政府。代表政府的是宰相。皇帝是国家的元首,象征此国家之统一;宰相是政府的领袖,负政治上一切实际的责任,当时最高行政长官实在是丞相。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一个最大的转捩中枢。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唐代宰相共有三个衙门,当时称为三省:一中书省,二门下省,三尚书省。此三省职权会合,才等于一个汉朝的宰相,而监察权还并不在内。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明代有一个了不起的贡献,就是官僚体制。中国的官僚体制是一种文明,中国的官僚制度,毛病当然是有,但本身能进行这么高级的运作,使得国家保持这样的状态,很了不起。

——中国现代国际研究院宿景祥

材料四要把政权的强弱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兴衰区分开来。明朝政权衰败的时候,恰恰是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候。我概括明朝到清朝这个大变革有两句话叫做明朝在衰败中走向活泼开放,清朝在强盛中走向僵化封闭。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毛佩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帝国政治制度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和汉朝相比,唐朝政治的变动。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明代官僚体制的主要变化是什么?谈谈你对材料四中“明朝在衰败中走向活泼开放”的理解,指出“清朝在强盛中走向僵化封闭”的影响因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