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北宋诗人苏舜卿曾这样描述:“游嬉于廛市间,以鬻巧绣画为业,衣服举措不类军兵”;另...

北宋诗人苏舜卿曾这样描述:“游嬉于廛市间,以鬻巧绣画为业,衣服举措不类军兵”;另一位北宋文士宋祁形容说:“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上述材料突出反映了北宋中期面临哪一社会问题

A、冗官        B、冗兵        C、积贫        D、积弱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指出北宋的士兵“衣服举措不类军兵”,雇人持被、荷粮,反映了北宋时期军队战斗力低下。导致在同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胜少败多,形成“积弱”局面。故选D。 考点: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韦骧在《钱塘集》中描述:王安石变法后,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饕。……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形成保兵知警守”“河淤开亿顷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  )

A. 青苗法、募役法    B. 将兵法、方田均税法

C. 免役法、更戍法    D. 保甲法、农田水利法

 

查看答案

有一次司马光批评王安石“不过头会箕敛,以尽民财;民皆为盗,非国之福”,王安石反驳道:“善理财者,不加赋而上用足。”司马光回击道:“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两人争论问题的实质是

A.如何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        B.藏富于国还是于民的问题

C.财富是否均调分配的问题        D.是否苛法重税于民的问题

 

查看答案

“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牛一头,受田三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初受田者,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北魏政府的上述规定

A.体现男女平等的待遇          B.可保证农民土地的长期稳定

C.均田全部实行私有化          D.实施范围是西部的种桑地区

 

查看答案

“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措施是 (  )

A.实行均田制  B.推行三长制     C.整顿吏治    D.迁都洛阳

 

查看答案

战国初期,魏国李悝首倡“尽地力之教”,实施平抑米价的平籴法,以免谷贱伤农;同时制定《法经》六篇,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以盗法为《法经》首篇。材料反映的主要社会问题是(  

A.私有制开始确立,盗贼现象普遍

B.小农经济脆弱,农民破产沦为盗贼

C.商人不满平籴法,转而沦为盗贼

D.重农抑商政策,导致礼乐制度崩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