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民族国家兴起的大背景下,英国教育家埃利奥特用本...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民族国家兴起的大背景下,英国教育家埃利奥特用本民族的语言——英语,而不是拉丁文,书写了《统治者之书》。在书中,他提出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教士,而是培养新的统治者(行政官员——绅士。而绅士不仅要有广博的学识、高尚的品德,还要有强健的体魄。该书表现出16世纪英国教育思想的重大转变,新的教育思想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它既有一般资产阶级要求的共性,又突出了英国资产阶级发展的个性。

——摘编自刘明翰、陈明莉《欧洲文艺复兴史》

材料二民国之初,“皖省教育自受军事影响以后,即萧索不堪——全省学校则亦只有四十余所”。据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的一项统计,当时安徽省尚有私塾14388所,塾生188935人,塾师14424人。而当时安微省的近代初等学校总计5415所,可见当时私塾依然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且近代式小学依然“沿用四书五经、《女儿经》《千字文》等书”。根据当时的教育视察报告可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多县教育“经费困难”,难以维持现状,甚至多有债务。

——摘自李发根《试析近代中国教育所透视出的社会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统治者之书》所体现的基本教育思想,并简析该教育思想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安徽省教育的状况,并分析造成该状况的社会背景。

 

(1)教育思想:人文主义;民族主义原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影响;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国家兴起 (2)状况:新式教育与旧式教育并存,旧式教育并存占重要地位;教育经费缺乏社会特征:军阀割据,社会动荡;经济落后,社会贫困;封建思想残余依然大量存在。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统治者之书》所体现的是16世纪英国的基本教育思想,需要明确的是当时英国正在经历文艺复兴,所以教育思想必然体现了人文主义特点,“民族国家兴起的大背景下”又体现了民族主义特点。该教育思想出现的原因要从经济角度(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思想角度(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政治角度(民族国家兴起)等多角度分析。 (2)从材料二的具体内容来看民国时期安徽省教育的状况主要从新旧教育并存、多县教育“经费困难”、教育经费无法保障等方面进行论述即可。造成该状况的社会背景主要从社会动荡、经济落后、旧的封建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即从社会状况、经济因素、思想因素多角度进行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反映了1973年苏联经济与美、法、日的对比,据此可知

 

苏联

美国

法国

日本

1000人以上的大工厂占企业总数比重

11.2%

0.6%

0.1%

1.4%

1000人以上的大工厂生产的工业品占工业品总产量比重

61.5%

38%

42.1%

34.4%

 

 

A.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B. 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C. 规模经济是苏联经济模式的特征    D. 法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新霸主

 

查看答案

阅读分析下图,判断其最有可能反映的是美国

A. 通货膨胀率    B. 经济增长率    C. 财政赤字率    D. 失业率

 

查看答案

1870年法国君主派欲发动政变支待亨利为国王,但亨利声称将会采用1789年革命前的百合花国旗,拒绝使用革命后的三色国旗,这一行为不仅遭到共和派的反对,大多数君主派也转而反对亨利。这表明当时法国君主派

A. 试图回复封建君主专制    B. 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C. 反对建立资产阶级政府    D. 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

 

查看答案

古希腊的学者没有统一组织,政治态度也不尽相同,但在思想学说上,他们的观点和基本倾向却较为一致。以下观点属于“一致"的是

A. 感性的认识往往靠不住    B. 全体公民参与城邦管理

C. 平民政治是最好的政体    D. 以个人判断为标准

 

查看答案

“中国领导人一直是用革命者的眼光看世界的……他们当时在给国家分类时,标准实际上是很具革命性的,在他们眼中,除苏联阵营的国家外,其他不是帝国主义国家,就是被帝国主义或反革命势力控制的国家。”在此思想指导下所实施的外交政策或原则

A.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B. 使新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C. 确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D. 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