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朝官员谢杰在《虔台倭纂》中指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

明朝官员谢杰在《虔台倭纂》中指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人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该作者旨在强调海禁政策

A.加剧内忧外患                    B.阻断中外经济交流 

C.激化中日矛盾                    D.防范东南沿海倭患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禁之愈严而寇愈盛、于是海滨人人皆贼足以证明该作者旨在强调海禁政策反而会加剧内忧外患,当然海禁政策的目的本来是解决内忧外患的,结果是适得其反,反而加剧了内忧外患,所以本题答案就是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海禁政策加剧内忧外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朝时期长安城“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而众以会1日人前七捌,击怔三百声,而众暖散”,而扬州城则“夜市千灯照碧云”(唐代王建《夜看扬州城》)。从两个城市的对比可以着出

A.唐朝政府放弃抑商政策                B.唐朝城市取消市坊制度

C.南方商业性城市的发                D.北方政治性城市的衰落

 

查看答案

战国《吕氏春秋•任地》载“上田弃亩),下田弃圳);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虫类);今兹美禾来兹美麦。”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A.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B.农业生产已经懂得精耕细作

C.水利灌溉推动农业迅速发展      D.私有制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查看答案

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这种变化

A.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B.表明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

C.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得到了西方的支持

D.反映出主权国家或集团围绕自身利益适时调整对外政策

 

查看答案

1974年,日本三木武夫内阁提出以日美关系为基础,对中苏两国采取“不偏不倚”的“等距离外交”政策。此后,又提出“全方位外交”、“多边均衡外交”。这说明日本(   )

A.外交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B.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意图挑战现存的两极格局D.政治大国地位得到国际上承认

 

查看答案

与杜鲁门主义相比,马歇尔计划“删掉”了“关于共产主义的明确提法”,强调“计划”的目标是“战胜饥饿、贫困和混乱”。这表明“马歇尔计划”(  )

A.与杜鲁门主义手段相同              B.是更隐蔽的杜鲁门主义

C.彻底颠覆了杜鲁门主义              D.与杜鲁门主义的目的不一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