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初,一份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

20世纪初,一份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在作乱以反满”。文中“维新党”的代表人物是

A.慈禧

B.孙中山

C.李鸿章

D.康有为

 

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在作乱以反满”说明了近代中国三种政治势力的对外态度,即守旧党代表了顽固派,中立党是指维新派,维新党实际是指革命派,所以结合史实可知B项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代表人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曾写道:“这是一场悲壮的斗争。其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更在于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着宗教而摆脱传统的六道轮回。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材料中的斗争是指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辛亥革命    D. 北伐战争

 

查看答案

明朝《大诰》中规定凡官吏违旨扰民或相互勾结陷害良民者民众可“连名赴京状奏”甚至可将害民官吏“绑缚赴京”。各地官府对于因之赴京状告者不得阻拦否则官吏将受“族诛”。此规定的直接作用是    

A.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B.利于规范官员行为

C.预防地方割据出现  D.完善官员监察体系

 

查看答案

据《中国古代职官》统计,两宋时期51%以上的进士任官前出身为平民,明清时期43%的进士任官前出身于贫寒家庭。这能够佐证

A察举制是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      

B.两宋以后选官标准发生了重大变化

C.科举制起到了社会整合的作用      

D.科学制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查看答案

2015年中国百家姓排名前十的是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姓氏作为血缘河流的主要标志,溯流而上,往往可以追寻到自己的根祖,追访到自己的故乡。回顾历史,远古姓与氏不同,姓从原始村落或部族名称而来,氏是同姓氏族散居产生的符号。氏以别贵贱,姓以别婚姻。春秋至秦朝,氏与姓已难分辨。造成姓氏不分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平等意识的形成    B. 长期战乱打破民族地域界限

C. 贵族政治的逐渐没落    D. 宗法观念随社会变迁而消亡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李庭芝(1219-1276),字祥甫,随州人,南宋名将。嘉熙末,投到京湖制置使孟珙的幕下。宋嘉熙末年,四川有警,他受命治建始县,广选壮士,教农习武,加强了对蒙古军的防御力量。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主管两淮军务,率军击败蒙古军进攻。此后,在扬州安抚民众,发展生产,扩充军队,加强城防,继续抗元。咸淳五年(1269年),以京湖制置大使督师援襄阳,因受权臣贾似道掣肘而失利,被贬官,九年七月,任两淮制置安抚使。德祐元年(1275年)春,率军民坚守扬州,元久攻不克。次年初,宋廷降元,两次下诏促其投降,均遭拒绝,三月,忽必烈遣使招降,李庭芝斩其使臣,激励军民誓死抵抗。在福州即位的宋端宗,七月“遣使以少保,左丞相召庭芝”。李庭芝将扬州的防守任务移交给副使朱焕,朱焕开城投降。泰州守将孙贵、胡惟孝又开城门降元,并将李庭芝献给元军。李庭芝被押到扬州后,仍然誓死不降,最后以身殉国。

——摘编自白话本《宋史·李庭芝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庭芝抗元的史实。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李庭芝的功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