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这一主张的根本意图是

A. 以礼约束人们的言行以达到仁    B. 重建周礼的权威以纠正时弊

C. 以礼为工具打击诸侯    D. 利用礼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

 

B 【解析】材料“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主张“礼”的目的为了重建周礼,故B项正确;材料“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说明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维护西周的政治制度,故CD项错误。 点睛:材料“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是解题的关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在袁世凯即将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临时约法》变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对总统的权力作了诸多限制,以防袁世凯专权。这一做法

A. 体现了强烈的法制意识    B. 有效维护了辛亥革命成果

C. 因人设法有违宪政精神    D. 直接目的是完善民主体制

 

查看答案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诸多封建盛世,如“文景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晚清时期出现的“同光中兴”与之前的封建盛世最大的不同

A.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    B. 出现于中国封建社会后期

C. 西方国家开始侵略中国    D. 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查看答案

《汉书•翟方进传》载:“方进知能有余,兼通方法吏事,以儒雅缘饬法律,号为通明相,天子甚器重之,奏事亡不当意。……绥和二年春,荧惑守心,方进不知所出。上曰‘朕诚怪君,何持容容之计,将何以辅朕道群下?而欲久蒙显尊之位,岂不难哉。’方进即日自杀。”材料表明

A. 丞相位高权重,对皇权构成了威胁

B. 以才能的大小作为丞相任职的标准

C. 丞相位高权重,但命运掌握在皇帝手中

D. 废除了丞相制度,解决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

 

查看答案

门德尔逊在他的著作中这样叙述1825年的英国:“工业空前萧条,工业区的许多工人无工可做,忍饥挨饿的工人发生了公开的暴动。工人们数千人聚在一起,前往西克斯公司的一家工厂,彻底破坏了全部自动织机。其它各地也发生了这种破坏织机的骚动。”材料表明

A. 工人阶级斗争还处于自发阶段    B. 工人阶级开始了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C. 工人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D. 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不断发生

 

查看答案

1792年,作为祝贺乾隆皇帝八十寿辰的英国使节马戛尔尼因拒行三叩九拜之礼,与清政府发生了矛盾。嘉庆二十一年(1811年),同样是英国使节的阿默斯特前来试探通商问题,因拒行三叩九拜之礼,被勒令当天离境,也没有见到嘉庆皇帝。造成这种结局的根本因素是

A. 中国人天朝上国的心态    B. 清朝传统的社会形态

C. 当时皇帝的个人气度    D. 朝贡贸易的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