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钱基博指出:“启超避地日本,既作《清议报》,丑诋慈禧太后;复作《新民丛报》,痛诋...

钱基博指出:“启超避地日本,既作《清议报》,丑诋慈禧太后;复作《新民丛报》,痛诋专制,导扬革命。邹容《革命军》等先后出书,海内风动,人人有革命思想矣!而其机则自启超导之也。”材料表明梁启超

A. 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度    B. 反对君主专制

C. 促使民主革命思想产生    D. 放弃改良主张

 

B 【解析】据材料“痛诋专制,导扬革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梁启超主张革命、反对君主专制,故B选项正确;革命不一定实行共和制度,也可能实行君主立宪制,故A选项错误;在梁启超主张革命之前民主革命思想已经产生,故C选项错误;材料主旨是说明革命的主张,而不是放弃改良主张,故D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时要注意区分革命和民主共和制的不同,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既可以建立民主共和制,也可以建立君主立宪制,且材料信息也没有反映梁启超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度,故A选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自明中叶以来,江南丝织业市镇及其四乡,逐渐把养蚕缫丝以及丝织业作为主业,成为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以出产“濮绸”闻名的濮院镇,四乡农家的经营重心已由农业转移到蚕桑丝织业,即从农业转移到乡村工业,而把农田耕作看作副业。这种变化表明江南市镇

A. 出现了早期工业化的特征    B.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C. 重农抑商政策已有所松弛    D. 农产品商品化的趋势日益增强

 

查看答案

浦江县(今属浙江金华市)有“义门郑氏”,家族累世同居,用儒家伦理管理家族,《宋史》、(元史》中以“孝友”或“孝义”的名义为他们立传,多次受朝廷表彰,成为社会楷模。元末农民起义军进入浦江县,也都互相告诫不得侵犯郑氏家族,并派兵保护郑氏府第。材料表明

A. 理学成为社会主流的价值取向    B. 政府鼓励大家族的发展

C. 各派势力都力图拉拢地方豪强    D. “义门”的兴起缘于理学推动

 

查看答案

北宋中前期,皖北地区人口维持在五十万户左右,沿汴河(通济渠)两岸兴起了柳孜、蕲、墉桥、灵壁等商业大镇。金代时,汴河逐渐湮废,皖北地区的经济逐渐衰落,人口和北宋相比下降了近64%。元朝时撤并了归德府所辖的临涣、符离等八个人口不满千户的县。这说明

A. 经济重心逐渐向南转移    B. 交通是影响皖北商业的最主要因素

C. 民族政权轻视农业发展    D. 皖北地区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下降

 

查看答案

《诗经》中属于西周中前期的作品对周王多显示崇拜之情;后期的作品中,则出现了很多指斥周王的诗作,与此同时,赞颂诸侯和贵族的作品明显增多。材料反映西周后期

A. 宗法制度逐渐崩溃    B. 贵族势力迅速崛起

C. 王权观念发生变化    D. 文学风格出现转型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我年轻时,总想一旦能独立工作,就要投身政界。后来政局突然变动,影响了我的计划。那时的政权为一般人所厌恶,革命发生了。领导这次革命的有五十一人,其中十一人在城区,十人在比雷埃夫斯港。这两个委员会管理两区的市场及行政。上面还有一个三十人的最高委员会,最高委员会里有些成员是我的亲戚故旧,他们邀我参加,以为一定会得到我的赞助。我当时年少天真,总以为新政权将以正义取代不正义,我极端注意他们先是怎么说的,后来又是怎么做的。这些绅士们的一举一动,一下子把他们所毁坏的政权反而变得象黄金时代了……当初我对于政治,雄心勃勃,但一再考虑,看到政局混乱,我徬徨四顾,不知所措。我反复思之,唯有大声疾呼,推崇真正的哲学,使哲学家获得政权,成为哲学家,或者政治家奇迹般地成为哲学家,否则人类灾祸总是无法避免的。

——柏拉图(约公元前426年—公元前347年)《第七封信》

(1)根据材料,指出柏拉图书信中所提到的“新政权”及被新政权“毁坏的政权”的性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被新政权“毁坏的政权”的局限性,并说明柏拉图理想中的治国者应具备的素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