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6年9月15日,英军在进攻中首次使用坦克,共出动49辆,而实际参加战斗的...

1916年9月15日,英军在进攻中首次使用坦克,共出动49辆,而实际参加战斗的有18辆,步兵的进攻速度因而有所增加,当天占领了第三道阵地的几个要点。”这个战斗情景出现在

A、日德兰战役B、凡尔登战役C、索姆河战役D、马恩河战役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时注意“1916年9月15日”“英军在进攻中首次使用坦克”等关键信息,回顾已学知识可知1916年6月下旬英法联军在法国北部索姆河地区对德军的阵地进攻战役,在战场战役中英国首次使用了自己的新武器----坦克,使德国大为惊恐,因此C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进程索姆河战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全球通史》说:“1914年以前,欧洲已是近代基本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发源地。……然而,战争的浩劫使欧洲人士气沮丧,失去信心,在欧洲大陆的各个地方,古老的秩序正受到怀疑和挑战。”这主要是在强调“一战”

A.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B.导致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广泛兴起

C.使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         D.引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怀疑

 

查看答案

观察下面漫画,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协约国集团之所以能够形成是由于英、法、俄等国

A. 有共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B. 有共同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

C. 都是为了维持欧洲大陆均势格局    D. 都对德奥集团的崛起与霸权野心怀有恐惧

 

查看答案

霍布斯鲍姆在《帝国的年代》中说:“1905年之后,国际危机通常越来越诉诸战争威胁来解决。”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背景是

A.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发展    B. 英法操纵国际联盟激化矛盾

C. 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开始破产    D. 美国加强对欧洲事务的干涉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大业十二年(616)隋朝各地农民起义军有了很大的发展。韦城(今河南滑县)法曹翟让据有瓦岗寨,李密走投翟让。他为翟让画策,自往游说邻近的小股义军,所至皆附;又建议翟让直趋荥阳,休兵馆谷,待士马肥充,并设伏军杀荥阳通守张须陀,瓦岗军第一次获得全歼敌军的大胜。

大业十三年(617)春,李密与翟让率精兵七千人袭取东都粮食供应地兴洛仓,开仓济民,并设伏兵大败来攻隋军,瓦岗军威声大振。翟让推李密为主,号为魏公。各地义军首领归附者络绎不绝。大业十三年十一月,在石子河击败江都通守王世充之后,李密置酒宴请翟让,李密部将蔡建德举刀从后面砍杀翟让。武德元年九月,王世充简练精锐两万余人,出击李密。李密“惑于众议”,亲率精兵出偃师迎敌。第一天接战时,就遭到失利。李密又恃傲轻敌,不设壁垒;敌军乘夜潜伏溪谷中,第二天奔向密营,纵火焚其庐舍,密军大溃。李密投奔唐朝,后为唐军击杀,时年三十七岁。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密威望日益提高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李密的功过。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73年日内瓦国际和平会议后,基辛格在埃以和叙以之间进行穿梭外交,促使各方分别于1974年签署了军事脱离接触协议:以色列放弃部分西奈和叙利亚的领土,埃以承诺互不使用武力,苏伊士运河对以色列民用船只开放。埃及曾在阿以冲突中付出过巨大代价,经济不堪重负,政局不稳,民众不满,总统萨达特决心迈出和平的第一步。1977年,萨达特对以色列进行了历史性访问。1978年,在美国主持下,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签署了戴维营协议,埃以双方承认242号决议是和平解决中东问题的基础,中东各国有权在安全和公认的边界内和平地生活。1979年萨达特和贝京在白宫签署埃以和约。1980年,埃以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戴维营协议结束了阿以之间的全面交战和对峙状态。协议签订后,美国给了埃及数十亿美元的援助,在美国的活动下,西方大国也开始对埃及提供贷款以及开展各种援助。埃以和约违反了阿盟对以色列“不谈判、不缔和、不承认”的原则,利比亚、伊拉克等坚决反对戴维营协议;苏丹、阿曼等国则支持埃及。最终,阿盟开除了埃及的成员国资格,并将总部迁出开罗。萨达特本人也被伊斯兰极端组织所刺杀。

——黄民兴《中东历史与现状十八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埃以关系改善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埃以关系改善带来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