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

《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 分封制

B. 三公九卿制

C. 郡县制

D. 郡国并行制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诸侯,诸伯,诸子”以及贵族朝会的信息可以推断出与西周分封制度有关,故A项正确;材料中虽有“三公”,但只有“九夷”而无“九卿”,不是三公九卿制,故B项错误;C项是秦朝推行全国的;D项是西汉初年的地方行政制度。所以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假使有一位秦朝高官,他每天的工作很忙,除了整理大臣奏章外,还要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这位高官是

A. 太尉    B. 丞相

C. 廷尉    D. 御史大夫

 

查看答案

美国历史学家麦克尼尔在《权力的追求》中说:中国在一千年前后转向市场调节的行为颠覆了世界史的一个关键性的平衡。我相信中国的例子启动了人类的一个千年探索,去发现在协调大规模行为这一点上,从价格和私人或小团体(合伙或公司)对私利的看法出发,会有些什么成果能够体现材料中转向市场调节的行为的观点的是

A. 唐朝商税收入成为政府重要财源

B. 宋朝交易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C. 元朝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

D. 明清时期出现了区域性商人群体

 

查看答案

16893月,英国下院通过拨款法案,授予国王每年120万镑的税款,并规定其中60万镑用于宫廷和非军事性开支,其余用作海陆军开支。1697年议会又通过《年金法案》,规定自翌年起,每年拨出固定款项作为宫廷开支,长期不变。上述拨款法案的通过旨在

A. 确保王室财政独立    B. 依法监管王室财政

C. 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 保障国王的军事权

 

查看答案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认为,建国之初,当先立纲纪,立国之初便颁布《律令直解》;洪武六年,朱元璋又亲自参与编定《大明律》,其中规定凡除授官员,须从朝廷选用,若大臣专擅选用者,斩;在胡惟庸案后.又颁布《昭示奸党录》等法律文件。这说明朱元璋(   )

A. 强调法律治国作用    B. 推行法家治国思想

C. 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D. 严查官员擅权贪污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9月27日,侯仁之几乎是踏着建国大典的鼓点返回北京。10月1日,侯仁之作为燕京大学的代表,出席了天安门广场的开国大典。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政治待遇,是新生的共和国对他的接纳和肯定。

——卞毓方《他们在历史的转折关头》

材料二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和夫人蒋英,带着他们的孩子,搭乘“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船,踏上返回祖国的旅程。起航前,钱学森当着记者的面发誓,再也不踏上美国的土地。

——卞毓方《他们在历史的转折关头》

材料三     我们如果要逃跑,不是无路可走。可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的,也许是他最基本的情感。……我们不愿意逃跑,只是不愿意离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学,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中国的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

——杨绛《我们仨》

(1)上述历史人物在中国历史的关键时刻的选择对新中国意义何在?(10分)

(2)上述历史人物在关键历史时刻的选择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怎样的人格魅力?(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