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杨奎松等著《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对外关系》目录(节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杨奎松等著《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对外关系》目录(节选)

 

第一章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

第一节从华北交涉到淞沪抗战

第二节国际社会的最初调停

第三节中国争取国联的支持

第四节九国公约会议无所作为

第二章联合苏联与争取德国中立

第一节中苏订立《互不侵犯条约》

第二节苏联提供军事援助

第三节德国保持中立

第四节中德关系的逆转

第三章反对英美妥协与争取外援

……

 

材料二“一边倒”是当时中共基于国家利益的现实考量,为处理新中国与前苏联的国家关系而提出的外交方针。这一选择并非双方意识形态同一性的必然结果,也并不主要是应对当时国际格局的对策。随着中共从革命运动的领导者成为执政者,面临的主要任务转向建立和巩固新政权,新中国在安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国家利益便生成了,在“一边倒”的选择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对这些利益的考虑。

——摘编自关锦伟《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边倒”政策研究综述》

(1)根据材料一,概括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外交政策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推行“一边倒”外交政策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这一政策的主要影响。

 

(1)特点:由争取国际社会、国联的支持,到联合苏联和中立德国,再到与英美妥协,争取英美援助;由单纯幻想得到国际社会的调停,到推行务实的外交政策;不拘泥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在对外妥协退让的基础上,争取反法西斯国家支持。(言之成理即可) (2)原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影响;维护国家利益、国家安全的需要;两极格局,两大阵营和雅尔塔体系的制约;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敌视和包围。 影响:有利于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增强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形成局部开放(半开放)的局面,奠定了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格局;打破外来的孤立,客观上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制约了新中国外交的选择范围。 【解析】本题考查国民政府抗战初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对外政策,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归纳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外交政策的主要特点,可以根据表格反映的“争取国联的支持”“联合苏联与争取德国中立”“反对英美妥协与争取外援”等信息分析归纳得出,如主要表现是争取外援、对外妥协退让、推行务实的外交、对外政策的转变过程等。 (2)新中国推行“一边倒”外交政策的主要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一边倒’是当时中共基于国家利益的现实考量,为处理新中国与前苏联的国家关系而提出的外交方针。”“随着中共从革命运动的领导者成为执政者,面临的主要任务转向建立和巩固新政权,新中国在安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国家利益便生成了,在‘一边倒’的选择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对这些利益的考虑。”等信息分析归纳得出;这一政策的主要影响应当联系教材所学,从当时的国际形势和新中国刚成立的特殊情形来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到目前为止,中国以及世界许多国家的学者都认为“9·11”事件确实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学者们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 大国丧失主宰世界的绝对能力    B. 反恐成为国际政治的重要主题

C. 挑战霸权主义的政治势力骤增    D. 美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下降

 

查看答案

1905年5月,孙中山自称是“中国社会主义者”,表示“要采用欧洲的生产方式,使用机器,但要避免其种种弊端”,使中国由中世纪的生产方式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生产阶段,而工人不必经受被资本家剥削的痛苦。这主要表明当时孙中山

A. 已成为了社会主义者    B. 彻底认清了中国国情

C. 萌生了节制资本思想    D. 完全了解西方的弊端

 

查看答案

1840年前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此后20年间英国一直保持着“世界工厂”的地位。这表明当时

A. 国际贸易缺乏竞争    B. 世界市场很不成熟

C. 英国成为世界霸主    D. 世界局势比较稳定

 

查看答案

卢梭设想了一种独特的社会契约,在这一社会契约中,每个人全部转让了自己的天然自由,形成所谓公意。公意是全体成员的共同意志。这样,当个人服从公意时,他“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可见,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A. 为权力分立制衡提供理论依据

B. 与“天赋人权”思想存在对立

C. 奠定了人民主权说的理论基础

D. 强调了集体意志对个人的尊重

 

查看答案

1979年中国提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在中国搞起了“羞答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政策从此变更。这里的“羞答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

A. 严格意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B. 将市场作为手段加以提倡

C. 否定计划配置资源的影响    D. 一定程度发挥市场的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