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荀子曰:“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

荀子曰:“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胡适讲道:“礼”字广义颇含法律的性质。儒家的‘礼’和后来法家的‘法’同是社会国家的一种裁制力。”这表明

A. “法”包含在“礼”之中    B. “法”和“礼”的性质完全相同

C. “礼”和“法”功能异步同趋    D. 儒家和法家有渊源关系

 

C 【解析】材料中说儒家的“礼”和法家的“法”同是社会国家的一种制裁力,这说明在封建社会中“礼”和“法”是并重的,互相不可替代,也不存在包含关系,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所以A、B选项排除,本题选择C选项。D选项不是材料所要表达的含义,故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1904年至1911年,中国共修建铁路约4963.7公里,其中由外国投资修筑与管理的占21%;清政府向外国借款、用外国工程师建造的铁路约占58%。1906年,时任中国铁路总公司督办盛宣怀说:自建铁路“无一款,必资洋债;一无货,必购洋货;一无人,必募洋匠。”

——经盛鸿《詹天佑》

铁路所至,即其兵力与移民之所至,而附近之矿产,亦为彼所有。故分得土地之多少,即以所得路线之多少为比例。

——少陵《中国国民立国之根本大计》

材料二《说文解字注》:“人,象臂胫之形。人者,其天地之德。”“人”字的一撇一捺,象征着德和才、个体和群体。修京张铁路面临两大难题:“1800米的隧道和33%的坡度。詹天佑强调:实地勘测线路“技术第一要求精密,不能有一点含糊和轻率。‘大概’、‘差不多’这一类说法,不应该出于工程人员之口。我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我以为耻。”经过反复的勘测、比较,他设计出当时国际铁路界最先进的“人”字形线路;他关注工程建设的每个细节,最后建造成著名的京张铁路。

京张铁路的火车采用“詹尼挂钩”,是詹天佑引进欧美铁路推广的一种新式挂钩,社会上流传这是他发明的。詹天佑在编纂《新编华英工学字汇》时,将“詹尼挂钩”定名为“郑氏车钩”,有意回避“詹”字译音。詹天佑支持保路运动、争取中东铁路权益,竭力维护中国铁路主权,认为中国人“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中国交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制约近代中国铁路建设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詹天佑塑造的“人”字内涵。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二十世纪20世纪年代,在法国外长白里安的积极努力下,促成欧洲国家签署了一系列和平协议,史称《洛迦诺公约》。《洛迦诺公约》强调签约国家之间的争端,如果通过外交方式不能协商解决,就由仲裁法庭或国际常设法庭裁决。

《非战公约》第一条缔约各方以他们各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他们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第二条缔约各方同意他们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非战公约》为和平解决国家间的争端,奠定了国际法中互不侵犯的原则,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

材料二联合国之宗旨:一、维护国际和平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

——1945年《联合国宪章》

材料三罗斯福深信,在联合国的框架之内,只要几个大国合作,起到国际警察的作用,便于能够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尽管受到广泛批评,否决权还是被认为不可缺少。在发生重大危机时,大国间的协议对维护世界和平是必要的。……无论大小,没有一个国家愿意许放弃自己的独立或者使自己屈从于一个有暴力的权威的国际组织之下,但是当时人们的确普遍希望甚至相信联合国的权威和威望将会与时剧增。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洛迦诺公约》、《非战公约》和《联合国宪章》的共同主旨并分析其产生的思想和社会因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联合国的“有效集体办法”。

 

查看答案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日本蕞尔岛国,矿产有限,库藏空虚,一有战事,则纸币不能流通,商贾为之远引,厘市萧条,盖藏告匮,其困乏可立而等也。

今日之中国已非往日可比,各省设立局厂,岁费巨款制造兵船,日异而月新。枪炮皆系新式,摧坚命中足备御侮之用,正可及锋而试,勋臣宿将身经百战叱咤生风,指挥若定,大可与日本从事于疆场,伸历年之积忿,快薄海之人心,且使战国者知中国大有人在,不敢存轻量之心,挽回大局在此一举。

——《申报》1894年7月21日

材料二窃以为弃台民之事小,散天下民之事大;割地之事小,亡国之事大……日本一小岛国夷耳……乃敢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

——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1895年5月

我中国衰败至今,亦已甚矣。用兵未及经年,全军几至覆没,丧师赔款,蒙耻启羞,割地求和,损威失体,外洋传播,编成笑谈之资。

——孙中山《拟创立农学会书》1895年10月

材料三以康有为为领袖的维新派和光绪帝为首的“帝党”联手,激愤于甲午战后出现的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初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自此开展自上而下地全方位的改革。中国近代文教事业的各门类兴起,几乎都可以在戊戌变革中找到源头。时人评论这次改革“规模太大、志气太锐、包揽太多、举行太大。”“斯时智慧骤开,如九流沸腾,不可遏抑”“开出晚清思想界之革命,所关尤重。”

——《中华文明史》

(1)比较材料一、二,说明甲午中日战争前后国人心态的表现和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甲午战后中国思想界的变革。

 

查看答案

“科学不仅是改变物质世界最强大的力量,而且是改变精神世界最强大的力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牛顿通过观察、实验、测量和计算,发现自然界按照确定的某些自然法则进行运转,提出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揭示了隐藏在黑暗中的自然界和自然规律,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材料二18世纪下半期,英国的各类工匠具有惊人的理论知识,最普通的风车木匠,通常也能够计算出机器的速率、能量和功率。1763年,瓦特开始改进纽卡门的蒸汽机,制商马修·博尔顿为瓦特筹措了相当昂贵的实验和初始模型的资金。1776年,第一批新型蒸汽机制造成功并应用于实际生产,1782年,瓦特的双向式蒸汽机取得专利。詹姆士·瓦特的小儿子小瓦特与商人博尔顿合资组建了专门制造蒸汽机的索霍制造厂,批量生产蒸汽机,推向市场,将蒸汽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资本。有学者指出:“英国若无1624年《专利法》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奖励,那么,对18世纪纺织工业中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决定性的那些发明就未必有可能出现。”

——节选自《全球通史》、《公司的力量》、《大国崛起》

材料三随着科技进步和工业革命的深入,日趋复杂的国家管理工作,推动19世纪的英国进入制度全面变革时代。经过议会改革、文官制度改革、行政和司法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将知识精英引入国家管理体系,巩固和扩大议会改革的成果,为政府的透明化和民主化创造条件。英国的大国地位不仅是物质的,也是道义和精神的,为现代世界提供了示范。

——节选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技是改变世界最强大的力量”,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成为当下中国的国家战略和外交战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始通于西汉张骞“凿空”、在西域设置行政管理机构之时。当时的道路由东而西:自长安经河西走廊通向中亚。经这条路运往西方的商品有蚕丝、丝织品、铁器等,从西方输进中国的商品有良马、葡萄、石榴等。汉代丝绸之路引发了各国互相接触的强烈愿望。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卷2》

材料二唐朝丝绸之路畅通,“伊吾之右,波斯以东,职贡不绝,商旅相继”的局面形成后,丝绸大量输往许多国家,外来物品也纷纷涌入。丝绸是唐朝赋税的重要来源,也是政治外交的主要礼物,唐初赠帛与彩缎予突厥,稳定边疆形势。“秦汉以来,唐马最盛”,“绢马贸易”满足了西域各国渴望得到的丝绸,西域骏马也极大地改善了唐朝的军队装备,成为中西交通的重要工具。外来物品如金银带把杯、彩釉玻璃等器皿传入中原,激发了唐朝工匠的仿制兴趣和创新热情,工艺技术的模仿和审美情趣的启示,最终使唐代手工业品的制作风格发生了改变。

商贸活动带来了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西域音乐、舞蹈、绘画,给传统文化注入清新的气息,以外来乐舞为参照,中国古代“功成作乐”的礼仪制度进行了更新改造。敦煌壁画描绘出只交纳商税、不承担政府义务、定居唐朝境内创业的外国商旅,莫高窟珍藏的大量佛门经文,以及融合西方艺术创造出崭新东方美的造像,将人类共同的美、共同的人性经过潜移默化的整合后以艺术形式再现出来。在不同文明的碰撞过程中,唐朝文化得到了极大的补充和发展,并汇集为开创新时代的动力,最终形成了以唐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文化圈。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卷3》

(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汉、唐丝绸之路的变化。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唐朝丝绸之路对中外文明发展的影响。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唐丝绸之路绵延不衰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