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在他刚即位时,便下诏书恢复了原来实行过的十五税一的政...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在他刚即位时,便下诏书恢复了原来实行过的十五税一的政策。惠帝又鼓动农民努力拼作,对于有成绩的农民还免除其摇役。为了促使人口增加,惠帝还下令督促民间女子及早出嫁。如果女子到了十五岁还不出嫁,就要征收五倍的算赋。算赋是一种成人的人头税,每人交一百二十钱,即为一算。对于原来限制商人的政策,惠帝也大大放松,以促进商业的发展,增加国家收入。惠帝的这些措施使西汉初年的经济继续健康地向前发展。其次,在文化方面,惠帝也进行了有益的改革。他在公元前191年,将“挟书律”废除。西汉王朝初期,制度基本上是继承秦朝,“挟书律”也不例外。惠帝很有魄力地废除了这一法令,这使得长期受到压抑的儒家思想和其他思想都开始活跃起来,为儒家被汉武帝确定为国家的统治思想提供了前提条件。惠帝在很短的皇帝生涯中,还完成了长安城的全面整修。当时西汉和外界的交往日益增多,长安城的国都形象急需完善。于是惠帝决定整修长安城,在公元前194年正式开工,到前190年完工。整修后的长安城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很有名的,除了罗马城外,没有再和长安相媲美的城市了。长安城共十二座城门,每面城墙有二座,每个城门又分成了三个门道,右边的为入城道,左边的是出城道,中间的则是专门供皇帝用的。

——摘编自《爱历史·汉惠帝刘盈的改革》

(1)报据材料,概括汉惠帝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惠帝改革的作用。

 

(1)经济方面:继续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鼓励农民耕种;采取增加人口的措施;放宽对商人的限制,鼓励工商业的发展。文化方面:废除秦朝时的“挟书律”。建筑工程方面:整修长安城。 (2)汉惠帝经济上的改革,大大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增加了汉代的口数量和劳动力,促进商业的发展,使西汉初年的经济继续健康地向前发展;文化上废除“挟书律”,便西汉的文化教育事业得到发展,也为儒学在汉武帝时成为国家的正统思想奠定了基础;整修长安城,使长安城享誉世界,向外界展现了古代中国的大国形象,提高了古代中国的国际地位。 【解析】(1)据材料“在他刚即位时,便下诏书恢复了原来实行过的十五税一的政策。惠帝又鼓励农民努力耕作,对于有成绩的农民还免除其徭役”得出继续推行与民休息政策,鼓励农民耕种,据材料“为了促使人口增加,惠帝还下令督促民间女子及早出嫁”得出采取增加人口的措施,据材料“对于原来限制商人的政策,惠帝也大大放松,以促进商业的发展,增加国家收入”得出放宽对商人的限制,鼓励工商业的发展;据材料“他在公元前191年,将‘挟书律’废除”得出文化上废除秦朝时期的“挟书律”,据材料“还完成了长安城的全面整修”得出汉惠帝全面整修长安城。 (2)根据汉惠帝改革的内容来分析改革的作用,推行与民休息政策,减轻了劳动人民的负担,增加人口的措施,增加了当时的人口数量和劳动力;放宽对商人的限制,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文化上废除“挟书律”,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为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奠定了基础;全面整修长安城,展示了古代中国的大国形象,提高了古代中国的国际地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主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这是中西启蒙运动的及基本差异,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

一一郑大华主编《民国思想史论》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中西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自行选定中国或欧洲任意一个具体的模式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选模式及其特点,并依据有关史实简述)。

 

查看答案

土地制度改革一直是古今中外社会发展关注的重大历史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土地制度,到了明清时期,发展出永佃制。农民永佃权是当时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和深化所引起的。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镇的兴起,使许多地主由农村迁居城镇,从事工商业的地主或城居而完全脱离生产的地主越来越多。……地主大量地聚集在城市中,对土地无法直接经营,对农业生产也无法干予,在拥有“田底权”(即对土地的所有权)的前提下把“田面权”(即对土地的经营、使用权)转给他人,而坐收地租。佃农,可以把田面权转让、出卖、转顶以及传给子孙后代。……并雇佣了较多的农业雇工,独立自主地支配、经营和使用土地,有的生产商品粮食,有的生产经济作物。在法律上和实际生活中,取得田面权的佃农,与田主“平等相称”。

农民永佃权具有二重性。从长远的历史发展来讲,它体现了封建租佃关系逐渐没落的趋势,预示着历史前进的方向。从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来说,它延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分解过程,反映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摘编自樊树志《明清租佃契约关系的发展——关于土地所有权分割的考察》

材料二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土地发展权制度的国家。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数量增加、城市化和工业化造成优质农地大量流失,而且危害了农地的生态环境。……“如仅以18、19世纪土地所有权的绝对性理念予以回应,显然将不可能且不具有现实适宜性”。土地所有权的绝对性、独占性和完全性与土地利用的社会性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英国于颁布1947年《城乡规划法》,规定实行土地发展权“国有化”,所谓土地发展权国有化是指一切私有土地将来的发展权(亦即土地变更使用类别之权)移转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独占。私有土地仍然保持私有,……英国设立土地发展权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对土地开发进行有效控制的机制。该法实施后,英国开发土地的势头立即得到遏制。土地发展权制度的建立,丰富了土地权利体系内容,推进了土地权利体系法制建设。解决了传统土地权利不能解决的现实问题。但土地市场的买卖几乎陷于停顿。迫切需要使用土地的人,往往从黑市获得土地,土地隐形市场活跃。原私有土地所有权人在失去土地发展权的同时没有得到任何补偿,保护土地的积极性不高;土地开发商因此增加了负担,无形中等于提高土地市价。土地发展权国有化使土地市场发生闭销,阻碍了土地的正常使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永佃制出现的历史原因,并简要评价明清时期的永佃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在二战后土地发展权国有化的历史背景,并说明其影响。

 

查看答案

著名作家龙应台写道:全球化跟国际化这样子排山倒海而来的时候,它对我们最大的挑战可能是,你到底找不找得到那一个铁轨跟铁轨衔接的地方。也就是西方跟东方,现代跟传统,旧的跟新的,衔接的那个点。然后找到那个点之后,大概就可以在席卷而来的那个全球化的大浪里头,找到自己真正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了。这里,龙应台主张(    )

A. 全球化要立足民族化    B. 全球化前提是区域化

C. 全球化要实现西方化    D. 全球化浪潮不可逆转

 

查看答案

1966年,当时被经济学界冷落的经济学家哈耶克(后为诺贝尔奖得主)在东京作演讲。谈到其自生自发秩序理论时,他激动地说道:“难道这一切不正是《老子》第57章的一句:‘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吗?”这说明他

A. 赞赏日本经济奇迹    B. 极力主张自由竞争

C. 错误解读老子思想    D. 要求政府降低税率

 

查看答案

马克思认为,在未来的民主制中,社会中的个人不再与政治国家、公共领域和共同体相互分离、疏远和孤立,社会的政治制度就是人民自己的作品、表达和决定。马克思对未来民主制度的设想意在

A. 使国家制度的人民变为人民的国家制度

B. 为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找到了正确方向

C. 把无产阶级的政治自由作为目标

D. 阐明工人阶级是国家管理的主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