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事实·历史记载·历史解释 材料一司马迁撰述《史记》时,“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

历史事实·历史记载·历史解释

材料一司马迁撰述《史记》时,“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对纷杂无凭的说法则依据传说与文献相对应,“择其言尤雅者”成编。《史记》叙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其编著目的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稽(考证)其成败兴坏之理”。

古希腊史学家修昔底德认为他的责任是对所列各种事件的每一细枝末节进行精心审核。叙述时不能为引人入胜而虚构。历史编著是为了让那些希望清晰地了解业已发生的事件以及希望知道将在某一天以同样或相似的方式再次发生类似事件的人从中获益。

(1)依据材料一,概括司马迁和修昔底德关于史书编著的相同主张。

材料二关于美洲的发现与欧洲崛起的关系,有观点认为:没有那个新世界,“西欧仍将是欧亚大陆中一块很小和落后的地区,仍将依赖东方输入技术、文化,并输进财富”,或许根本就不会有“欧洲奇迹”;另有观点认为:美洲发现的真正意义在于为欧洲提供了一处“政治文明实验场”。

(2)

①概述美洲发现的历史背景。

②你对材料二中的观点持怎样的看法?运用相关重要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材料三20世纪20—40年代,中国和日本部分教科书关于中日历史上某些事件的叙述如下:

(3)阅读材料三,概括20世纪20——40年代中日教科书在编写上的相同做法,结合近代以来中、日两国的历史发展状况,对此进行分析。

 

(1)相同主张:对史料的收集要广泛、细致;对历史事件记述要言之有据;编写史书的目的是总结经验教训、以供后人借鉴。(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2)历史背景:资本主义(或商品经济)的发展;航海技术的进步;地圆学说等自然科学知识的影响;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了思想;新舰路的开辟. 论述: 示例一:赞同美洲的发现为欧洲的崛起提供重要经济条件的观点。 15世纪以来,美洲的发现为欧洲提供了丰富的金银矿产、劳动力、原材料和市场,殖民掠夺和三角贸易的兴起为欧洲提供了巨额利润(或资本原始积累),这一切促进了欧洲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出现,正是在工业革命的基础上,欧洲成为最发达的地区,形成以英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出现了所谓的“欧洲奇迹”。 示例二:赞同美洲的发现为欧洲的崛起提供了政治试验场的观点. 15世纪以来.欧洲先后出现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政治革命.在此期间,新教伴随着欧洲殖民传入美洲:平等、民主、自由和分权制衡等观念也被带入美洲;议会等先进的政治形式在北美殖民地得以效仿:契约精神得到认可。这一切推动了北美独立,为北美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奠定基础,美国等地区建立了新型共和政体,初步实现了法制化,所以说美洲是欧洲的政治试验场。 (注:赞同两种观点均合理的,须结合上述两部分进行说明论证) (3)相同做法:避讳本国历史不光彩部分,树立本民族的辉煌(正面)形象:突出对方国的负面形象。 分析:近代以来,中日两国均遭列强打开国门,国际地位下降、民族利益受损;希望通过讴歌本国(或民族)的光荣历史以振奋民族精神;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对外扩张道路,尤其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发动对中国、美国的侵略战争,需要借助历史树立不败形象;中国正在进行民族抗战和反法西斯战争,需要借助历史鼓舞斗志。 【解析】(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对纷杂无凭的说法则依据传说与文献相对应,‘择其言尤雅者’成编”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稽(考证)其成败兴坏之理”和“修昔底德认为他的责任是对所列各种事件的每一细枝末节进行精心审核”“历史编著…从中获益。”可概括归纳概括司马迁和修昔底德关于史书编著的相同主张。 (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背景:关于美洲的发现的历史背景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科技等方面考虑,史论正确即可。第二小问看法:示例一:第一.首先根据材料概括观点,根据材料“没有那个新世界,‘西欧仍将是欧亚大陆中一块很小和落后的地区,仍将依赖东方输入技术、文化,并输进财富’,或许根本就不会有‘欧洲奇迹’”可归纳观点为美洲的发现为欧洲的崛起提供重要经济条件。第二.运用所学知识围绕观点从美洲为欧洲崛起提供了资金、原料、劳动力、市场等方面入手,阐述其对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影响,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二:第一.首先根据材料概括观点,根据材料“美洲发现的真正意义在于为欧洲提供了一处‘政治文明实验场’” 可归纳观点为美洲的发现为欧洲的崛起提供了政治试验场。第二.运用所学知识围绕观点从思想解放、平等、民主、自由和分权制衡等观念传播等方面考虑,以北美建立民主共和制的相关史实为依据,进行阐述,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 (3)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做法:根据材料日本教科书“敌人是堪称世界首强”“大日本是神之国”“不提明代倭寇”“淡化唐朝影响”;中国教科书“对进攻日本一事略去”“着重宣扬戚家军”“不论政治制度、以及饮食居住都仿效唐朝”等相关信息可从否认不光彩历史、树立正面形象,诋毁对方等方面考虑。第二小问分析:出现这种做法要结合时代背景进行理解,19世纪中日两国遭受西方侵略,但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后走上对外侵略扩张,尤其是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而20世纪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发动对中国侵略战争,中国需要激励民众全面抗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童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下列诗作反映的内容与史实相一致的是

 

作者

诗作

史实

A

梭伦

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走上顶峰

B

唐太宗

车轨同八表,书文混四方

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

C

彼特拉克

(罗马教廷是)万端诡计的熔炉

欧洲宗教改革拉开序幕

D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20世纪,世界霸权的转移发生在英国和美国之间。其主要原因包括

①英美存在共同文化和血缘纽带

②英国衰落,其殖民地纷纷独立

③美国成为经济霸主,军力强大

④两极格局下英国需要联美抗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1903年,有国人周游欧洲,记下某国见闻:“虽工业不闻于世界,而已骏骏(迅疾)乎商业时代矣”;朝廷“欲使人迷信宗教……而不复生行政改良之思想”,对“足开启民智”的小说“禁之甚严”。符合此特征的国家是

A. 英国    B. 法国    C. 俄国    D. 德国

 

查看答案

1831年英国辉格党领袖格雷出任首相后,提出了议会选举改革方案,但遭到下院否决。格雷获国王批准解散下院,并在新一轮大选中获胜。第二年议会通过改革方案,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议席。这表明此时英国

A. 工业革命刚开始,贵族仍然拥有较强实力

B. 工业资产阶级通过和平方式扩大政治权利

C. 首相名义上对议会负责,实际对国王负责

D. 议会、内阁和国王形成“三权分立”构架

 

查看答案

在东亚地区“率先改变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敌对的冷战结构”的事件是

A.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 日本在美国扶植下崛起    D. 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