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胡适说:康梁变法的时候,只是空洞地吸收外国文化,不知道紧要的是什么,学堂是造就人...

胡适说:康梁变法的时候,只是空洞地吸收外国文化,不知道紧要的是什么,学堂是造就人才的地方,学堂不能代替考试的制度;用学校代替考试,是盲目的改革。结果造成中国二十五年来用人行政没有客观的、公开的用人标准。该观点

A. 正确分析了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B. 认为戊戌变法的缺陷是废除科举制度

C. 批评戊戌变法把学校和考试合二为一    D. 关注的是人才选拔和使用制度的改革

 

D 【解析】从材料“用学校代替考试,是盲目的改革”“结果造成中国二十五年来用人行政没有客观的、公开的用人标准”中可以看出,胡适认为废除科举制后,要建立新的人才选拔和使用制度,故D项正确,BC项错误;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比较缓慢,故A项错误。 点睛:材料“用学校代替考试,是盲目的改革”“结果造成中国二十五年来用人行政没有客观的、公开的用人标准”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孟子提出“人人皆可为尧舜,但不只要其心,更要有其行。”王阳明的思想中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 “郡守县令,民之师帅”    B.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C. “公其是非于学校”    D. “知行合一”

 

查看答案

学者许倬云指出:为什么前朝的统治者不能得到天命?他们(周人)是这样解释的,因为周人的先王们,……不像晚期商人贵族好酒,也不恤人命。据此可知

A. 商代的灭亡是由于统治者不敬天命

B. 周代统治者比前代更注重道德修养

C. 周人用道德观念解释皇权获取的合法性

D. 周人对天的崇拜和对祖先崇拜合二为一

 

查看答案

孔子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至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披)发左衽(前襟向左掩)矣。”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孔子主张对内整饬纪纲,对外攘逐夷狄

B. 齐桓公称霸中原维护了周朝的礼乐制度

C. 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阻碍了民族融合进程

D. 管仲相齐使齐国率先建立了中央集权制

 

查看答案

今年是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的举办之年,也是鸦片战争爆发170周年。鸦片战争使中国面临“千古未有的变局”,上海成为近现代中国与世界联系的桥头堡。请回答下列问题:

(1)鸦片战争前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上海市鸦片战争后最早被迫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也见证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请写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举出当时上海的一个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3)民国初期,民族工业获得了一次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春天”。促成此次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4)20世纪80、90年代,上海迎来了怎样的发展机遇?世博会在上海举办,你认为会对江苏带来什么积极的影响?

 

查看答案

近现代中国人民经历了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艰苦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先进的中国人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革命和建设道路而前仆后继,先后走过了“日本人的路”、“美国人的路”、“苏俄人的革命道路”、“自己的革命道路”、“苏联的建设道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材料二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十一五”规划,富国强民的梦未变,远征不畏坎坷的决心未变。变化的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我们党执政治国方略的日益完善,是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是民众生活的巨大改善。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超英赶美

“二五”(1958~1962):大跃进大倒退

“六五”(1981~1985):走向改革开放

“七五”(1986~1990):改革闯关治理整顿

“八五”(1991~1995):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九五”(1996~2000):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

“十五”(2001~2005):指令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请回答:

(1)我国通过“一五”计划建设,使工业发生了巨大变化,请指出当时的工业发展战略方针是什么?列举这期间我国建成投产的两个大型企业的名称。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是什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3)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体制经历了由“模仿的”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转变。这一转变的含义是什么?从这一转变中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