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62年10月28日,古巴导弹危...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62年10月28日,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的第13天,秘密外交谈判终于成功。赫鲁晓夫宣布同意撤回古巴的导弹。美国同意不入侵古巴,并秘密撤回土耳其的导弹。赫鲁晓夫在莫斯科电台中宣布撤回古巴导弹。危机结束,到底谁是赢家?肯尼迪认为是美国,他警告他的下属们和记者们不要过分公开地吹嘘而使赫鲁晓夫感到羞辱。但他自己还是忍不住告诉国会领袖们:“我们解决了人类最大的危机之一。”赫鲁晓夫也承认,“为了和平,我们被迫做出了一些大的让步。”但他还说:“我们从肯尼迪那儿得到了无论是美国还是它的盟国都不准入侵古巴的保证,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伟大的胜利。”毕竟,就算是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国在越南、格林纳达、阿富汗、伊拉克没少打仗,但卡斯特罗直到今天还躺在美国的后院抽着雪茄。让世界避免了一场核战争,美苏都是赢家。

一一《古巴导弹危机:美苏秘密外交使悬崖边上的核战争归于和平》

(l)根据材料,分析古巴导弹危机结束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巴导弹危机的历史影响。

 

(1)美苏实力势均力敌;秘密谈判成功;领导人的理智。 (2)有利于世界和平;维护了古巴独立;提供了历史镜鉴。 【解析】(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的第13天,秘密外交谈判终于成功”和所学知识可从美苏实力、领导人作用等方面分析古巴导弹危机结束的主要原因即可。 (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让世界避免了一场核战争,美苏都是赢家”可知维护了世界和平;根据材料“我们从肯尼迪那儿得到了无论是美国还是它的盟国都不准入侵古巴的保证”可知保证了古巴的独立;根据材料“秘密外交谈判终于成功。赫鲁晓夫宣布同意撤回古巴的导弹。美国同意不入侵古巴,并秘密撤回土耳其的导弹”可知战争不是唯一方式,可以通过谈判解决争端,提供经验借鉴。 点睛:解决本题的几个关键:1.审设问,明确设问“古巴导弹危机结束的主要原因”、“古巴导弹危机的历史影响”;2.阅读材料和提出关键信息,如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秘密外交谈判终于成功”“让世界避免了一场核战争,美苏都是赢家”等;3.联系所学知识,准确运用材料和课本语言;4.组织答案,按设问要标明答题项“原因”“影响”等,做到分点作答,语言表述准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世纪60年代,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在“自强”的口号下,清王朝即开始利用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创办军事工业企业,主要有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70年代,又在“求富”的口号下,以官办、官赞商办、官商合办等形式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企业,主要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洋务派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第一批工业企业,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从整体上看,洋务企业的发展以失败而告终,但洋务企业也使国人广开眼界,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到了甲午战争以后,再也没有人以“洋人以势力胜,中国以礼义胜”,“所恃者,中国数千年礼义廉耻之维”等等荒唐言论来公开抵制现代化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应该认真吸取教训,引以为戒,进一步加大国企改革力度,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

(1)根据材料,概括洋务运动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诗文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智慧。解读下列宋诗,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要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邓嗣禹在《中国考试制度史》中献并举制:“(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之道益公”1910年,梁启超说“科举非恶制也”,“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1912年,孙中山在《临时政府公报》第24号中重提考试的重要意义:“任官授职,必赖肾能,尚公去私、厥惟考试。”孙中山的观点导致了后来民国考试院的建立,实际上是科举制的复活。

材料二

高考的全称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其基本立场应立足于服务普通高等学校的人才选拔。……1997年,为纪念恢复高考20周年,《人民日报》有这样一句评价:恢复高考,挽救了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原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杨学为曾一针见血地指出:高考的社会作用远远超出了考试、招生、教育;1977年高考恢复的不仅仅是一项考试,更是知识的价值、知识分子的地位,是社会流动的梁道、社会的公平。

——于涵:高考制度恢复40年考试内容改革述评(《中国考试》2017年第3期)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并指出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代科举制和当代高考制度的主要异同点。谈谈你对当前高考制度改革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读《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为顺差,“-”为逆差)。由此可推断这一时期

年代

1950

1960

1970

1980

与日本

+2.4

+2.0

-15.9

-19.4

与欧共体

+2.0

+10.7

-5.8

-17.8

 

 

A. 美国经济陷入持续衰退之中

B. 西方国家经济滞胀同步发生

C.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有变

D. 日本的经济发展优于欧共体

 

查看答案

1960年,美国举行大选。电视台首次直播两位总统候选人的辩论场景。当时,民主党候选人肯尼迪给电视机前的选民留下年轻有为整洁干练的形象;展现在荧屏上的共和党候选人尼克松因疾病缠身,显得老气横秋神情疲惫。最终肯尼迪以微弱优势当选总统。这反映了

A. 美国民主制度的虚伪本质    B. 民主党比共和党更得人心

C. 科技发展影响了政治生活    D. 电视辩论决定了大选结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