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后期推行两税法: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资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这一政策
A. 放松了国家对劳动力的人身控制 B. 导致了唐代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C. 税制更加繁复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D. 巩固了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度
唐代新科进士在“曲江宴饮”后,均集体来到慈恩寺(著名佛寺)大雁塔下,推举善书者将他们的姓名、籍贯和及第时间用墨笔题于壁上。由此可见“雁塔题名”
A. 是唐代科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B. 有利于营造进取向上的社会风气
C. 表明“三教合一”潮流弥漫社会 D. 是魏晋以来书法艺术推动的结果
《尚书》等古代典籍中说天子享受驾六待遇,而《周礼》等则认为天子坐车是“驾四”。对此,史学家一直有争论。2002年洛阳东周王城广场地下“六马驾一车”考古遗存被发现,天子“驾六”还是“驾四”的争议不证自明。可见
A. 没有遗址辅证的古书必然有争议
B. 古代书籍与历史遗址有互证作用
C. 考古遗址是历史认识的唯一来源
D. 《周礼》等书历史研究价值不大
材料:辛亥革命后模仿美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政府。为了巩固民主共和制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人民有纳税、服兵役等义务”。
依据材料,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出的主要特点及历史地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法颁布后没有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及其他联合国家承认,目前中华民国政府为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为达到统一中国目标之恰当机构。……自治性的军队例如共产党军队那样的存在,及与中国政治团结不相符合,且实际上使政治团结不能实现。
——《杜鲁门关于美国对华政策的声明》(1945年12月)
材料二:据许多观察家的意见,他们(指国民党政府)已经堕落于腐败,争夺地位权力,……一向是一党政府,而不是在西方寓义下之民主政府。……尽管如此,我们为了显见的理由,仍然继续全力援助国民政府。
——《艾奇逊致杜鲁门的信》(1947年7月)
回答:
①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
②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西方“观察家”眼中的国民党政府形象。
③艾奇逊写这封信的时候,中国的政治局势如何?他所谓的“显见的理由”是什么?
中国与世界,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献礼朝贡是中国朝廷的一项礼节,它象征着接纳夷狄来沐受中华文化。这是赐予的一种恩典和特权,并非耻辱。
——(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
材料二:1942年5月,中国拟定了《战后国际经济合作办法》,认为战后国际经济关系的目的是使各国自由贸易,加强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国积极参加了战后国际经济组织的构建工作。在1944年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中国力争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给中国的配额由4.5亿美元增加至5.5亿美元,投票权占5.8%,居美英之后,列第三。
——据张士伟《中国与战后国际经济组织的创建》整理
材料三:1950年,周恩来致电IMF,要求恢复中国在IMF的合法席位。然而,中国在IMF的代表权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1980年3月,IMF派团来华谈判;4月17日,IMF正式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该组织的代表权。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古代中国怎样的外交观念?概括指出这一观念在明清后期造成何种消极后果?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背景。简析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世界意义。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国际关系角度分析中国在IMF的代表权长期得不到解决的主要原因。促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在IMF的代表权得以恢复的因素有哪些?
(4)你认为当今中国应如何与世界发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