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华盛顿曾形容当时的美国政府是“一个半死不活的、一瘸一拐的政府”。华盛顿所说的“政...

华盛顿曾形容当时的美国政府是“一个半死不活的、一瘸一拐的政府”。华盛顿所说的“政府”是

A. 独立战争胜利前的殖民机构    B. 制定联邦宪法前的邦联政府

C. 1787年宪法之后的中央政府    D. 美国内战时南北对峙的政府

 

B 【解析】美国独立后,建立了13个州组成的松散联盟,即邦联,导致中央政府软弱无能,无力应对各种复杂局面,故选B。既然是“美国政府”,说明已经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排除A;1787年宪法之后的中央政府有强有力的权力,排除C;美国内战时华盛顿已经逝世,排除D。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1763&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

A. 背离了美国革命的原则    B. 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

C. 忽视了对个人自由的保护    D. 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

 

查看答案

根据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在下院弹劾官吏时,国王颁布的大赦令不能生效;法官在行为良好时可以继续留任,只有经过议会两院同意,才能把他免职。这些规定实质上

A. 标志着国王丧失了一切权力    B. 使议会两院可以为所欲为

C. 限制了国王对司法权的干预    D. 使议会的权力进一步缩小

 

查看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材料所表达的英国、美国两国政治体制的运行规则正确的是

A. 美国总统受国会牵制,内阁对国会负责

B. 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是仪式性角色

C. 英国首相是多数党领袖,内阁集体对议会负责

D. 美国联邦制体现了分权制衡的思想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清末著名外交家和诗人黄遵宪(1848~1905)在其著作《日本国志》中描述说:“日本迫于外患,……百务并修,气象一新,幕效西法,同遗余力……富强之机转移颇捷……,当有可与西国争街之势。”1887年《日本国志》成稿后,黄遵宪向李鸿章、张之洞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各送一部,但未引起重视,书稿直至甲午战争之后方才刊行。有人感慨:其书若早流传,可省赔款二万万两白银。康、梁诸人从该书受到启发,光绪帝也曾索要该书。黄遵宪评价戊戌变法说:“几百年积下的毛病,尤其要慢慢来治。这次的失败就是新派人‘求快’两个字的失败。……如有一般有学问、有办法、有经验、有涵养的老辈出来主持,一定可得相反效果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数目黄遵宪的《日本国志》在甲午战争后受重视的原因。

(2)材料中黄遵宪是怎样认识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价。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希特勒和纳粹的统治不只依靠纳粹的恐怖。希特勒也寻求并赢得了民众的压倒性的认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落败,受到《凡尔赛和约》的羞辱,以及经历魏玛共和国动荡的数年之后,他逐步撕毁条约,让德国人为之欢呼。纳粹国家严厉打击大萧条时期增多的犯罪现象,获得民众的好评。约瑟夫·戈培尔是希特勒的宣传部长,他策划培养了对希特勒的崇拜。元首委任受欢迎的电影制片人莱尼·里芬施塔尔拍摄了《意志的胜利》。这是一部宏大的宣传电影,展现了精心编排的1934年纽伦堡集会,25万穿制服的德国人经过严密统一的组织,挥舞着纳粹旗帜,向希特勒致敬;这部电影促成了对元首的崇拜……。

同盟国监督着后来成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地区的政治制度发展。直到1951,联邦共和国所通过的所有立法都必须经过西方同盟国的批准。它们进行了一个从教育开始的去纳粹化过程,但并没有进行任何重大的社会改革。同盟国坚持认为,德国总统的权力应受到限制,以避免再出现希特勒那无限制的行政权力。总统由联邦大会选举产生,任期5年,联邦大会由联邦议院全体成员,以及大约相同人数的来自各个州的代表组成。同时,同盟国的“去纳粹化”计划旨在从所有权力和影响力的职位上清楚所有前纳粹分子,但整体而言,其影响相对较小。事实证明,不可能从政府、工作和教育行业中清除数以百万计的人……与此同时,冷战使得西方列强更快地接受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及其重整军备加入西方联盟的行动。

——约翰·梅里曼《欧洲现代史》

(1)根据材料,指出德国纳粹获取民心的手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同盟国采取了哪些措施“去纳粹化”?并分析其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