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湖南地区与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关键词表 马王堆汉墓...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湖南地区与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关键词表

马王堆汉墓

湖广行省

岳麓书院

王夫之

魏源

谭嗣同

毛泽东

北伐

芷江受降

湖南和平解放

 

从表中选出2~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主题进行论述。(要求:写出关键词,明确主题,史实准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示例一关键词:马王堆汉墓、湖广行省。 主题:湖南地区见证了中周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论述: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及熟家属的墓葬,汉朝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长沙国作为汉初的封国.既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也是造成汉初王国问题的原因,阻碍了国家的统一。元朝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利时受到中央节制。湖广行省主要管辖湖南、湖北地区,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示例二关键词:岳麓书院、王夫之 主题:湖南地区承载着儒家思想的发展 论述: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书院之一,是湖湘理学文化的摇篮,在研究和传播湖湘理学文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书院大门悬挂的“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对联,彰显着湘人尤其是岳麓书院哲人大儒们的文化自信。王夫之曾求学岳麓书院,是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在明清之际的社会变革中,王夫之痛感文化衰败给社会带来的危害,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人文批判精神,对理学进行了批判的继承。王夫之经世致用思想和忧国忧民的意识,是他人格的闪光点。 示例三关键词:魏源、谭嗣同、毛泽东 主题:湖南儿女推动近代改革与革命(或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 论述:近代湖南涌现了三大人才群体,即以魏源、曾国藩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士大夫主张向西方学习的经世士人群体,以谭嗣同、黄兴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政治改良与革命家群体,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开启了近代中国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谭嗣同一生致力于维新变法,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并参与戊戌变法。毛泽东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引导中国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示例四关键词:北伐、芷江受降、湖南和平解放 主题:湖南见证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论述:湖南是北伐的主战场,北伐时期.湖南农民运动蓬勃发展。 湖南是抗日战争时期重要的战场,经历了三次长沙会战,衡阳保卫战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址芷江受降,宣告了侵华日军的彻底失败。写下了我国近代史上抵御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光辉一页。 1949年8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湖南省会长沙,湖南宣告和平解放。湖南和平解放创造了北平和平解放之后的“长沙方式”,他湖南人民免遭一场战争浩劫,给予国民党反动政权以沉重打击,对于大西南的解放和全国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以及新湖南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解析】考查的是分类辨析材料信息的能力。首先从表格中找出2-3个关键词,其次从关键词中分析出主题,最后根据主题用史实论证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彩礼是订婚时男方向女方或女方家送一定数额的货币或实物,在当时男耕女织时社会形态下,妇女也是劳动力之一,当女子出嫁到男家后,女家即缺少了一个劳动力,为弥补女家因此而遭受的损失,男家就用彩礼来做补偿;从彩礼的标识意义来看,它意味着狩猎时代男子涉猎的“勇敢和技艺”,表示男子经受劳动考验,维持家庭生活的能力。因此,在以劳动为谋生手段的农耕社会,女家自然是选择彩礼多的男家,这并非嫌贫爱富,而是因生活需要所做出的选择。然而,这毕竟助长了奢侈淫逸之风。彩礼渐渐成为官位尊卑、门第高低的标识。即便门第不高,也以彩礼显富贵,以提高自家权位。社会上为准备婚礼财货而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的事时有发生。对此,齐高帝代宋后,多次下诏禁止奢侈风气,禁止奢华婚礼成为一项法令。虽然规定婚礼要贯彻节俭,但奢华之风屡禁不止。与此同时,彩礼也为买卖婚姻提供了合法的获取钱财的方式,从而助长了买卖婚姻。

——于晓青《传统文化中的彩礼及其流变》

材料二:嫁妆是罗马古代社会妇女所能拥有的基本的、主要的财产。嫁妆对于古罗马妇女而言不仅仅是获取陪嫁物,更重要的是通过嫁妆得到父系家族财产的拥有权,从而获得社会地位。在古罗马社会嫁妆是女方家族对负担婚姻重荷的男方家族的一种补偿,是对女儿脱离父系家族从而失去其财产继承的一种补偿。罗马妇女作为女儿需要保护,生育子女需要保护,承担养育子女需要保护。给予妇女财产并不是让其与男性一样拥有财产,参与社会事务,而是社会需要妇女,社会发展需要妇女,妇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使其不断改变着传统观念。罗马妇女通过嫁妆获得一定的财产,并在嫁妆制度的演变过程中,拥有了更多的财产及财产权,从而参与到社会财产分配之中,提高了她们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

——何越《从嫁妆制度的变化看古罗马社会妇女的经济地位》

材料三:在1934年4月8日中央苏区颁行的《中华苏堆埃共和国婚姻法》中,已有了废除聘金、聘礼及嫁妆的规定。新中国成立后,我国1950年、1980年《婚姻法》和2001年修改后的《婚姻法》,均未对婚约和聘礼做出规定,且都规定了禁止买卖婚姻和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的内容。但目前我国很多地方仍存在把订婚作为结婚的前置程序,在农村尤盛。事实上,天价彩礼对家风、村风、民风的破坏远超想象。彩礼成了拦住爱情、亲情的高门槛,传统民俗变成了颠覆公序良俗的恶俗。攀比之风盛行,结婚彩礼逐步蜕变成了一种契约式的婚姻筹码。爱情被钞票“变卖”,婚姻被彩礼绑架,少数动辄挑着几百万上千万现金娶亲的人,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幸福?——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中国古代彩礼和罗马嫁妆的异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婚姻中彩礼屡禁不止的原因和影响,并谈谈对当今农村天价彩礼的认识。

 

查看答案

1933年10月,罗斯福政府将长期以来法定的每盎司黄金等于20.67美元改为31.26美元。1934年1月又定为每盎司等于35美元,并以国家债券为担保,增发30亿美元通货。这表明罗斯福政府急需(     )

A. 提高商品价格    B. 缓解债务危机    C. 恢复银行信用    D. 促进工业复兴

 

查看答案

彼仍格勒起义当晚,军事委员会发布的通告称:起义“未流一滴血就取得了胜利。”苏联解体后研究资料也表明,当晚冬宫的防卫长官自己打开了冬宫大门,并把起义者带到了临时政府部长们正在开会的地方。然而此前苏联官方坚称起义者在冬官发生了一夜的激烈战斗。苏联政府这样叙述历史细节,是为了

A. 夸奖列宁正确选择了起义的时机    B. 说明敌人非常顽固,需要彻底革命

C. 说明革命成果来之不易,需要珍惜    D. 尊重历史的客观性,还原历史真相

 

查看答案

史料记载,明确限定的工作时间,较大的劳动强度,都使工作和休闲形成强烈的反差……中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他们反对各种野蛮或血腥的娱乐方式,试图取消容易引起骚乱的传统节日庆典……19世纪初的欧洲,兴起了一场理性休闲运动。这反映了

A. 经济活动影响着政治地位的变化    B. 经济发展引起了社会阶层的分化

C. 工业革命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 大机器生产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

 

查看答案

《十二铜表法》规定:“以后凡是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这一规定

A. 使罗马公民获得立法权    B. 体现了一定的奴隶制民主

C. 防止君主独揽法政大权    D. 削弱了成文法的权威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