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92年,在西方传教士所办的各种学校中学习的学生已达一万六千余名。从1815年...

1892年,在西方传教士所办的各种学校中学习的学生已达一万六千余名。从1815年至1891年间,中国先后创办的各种华文报刊达64种,加上香港地区的6种,共达70种之多。……努力介绍西方的科学技术成就,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状况以及近日新闻,为中国士子的视野与世界连接提供了客观条件。同时,有数以百计的外国书籍翻译为中文出版。材料直接反映出

A. 近代中国人了解西方的途径具有多样性

B. 留学教育培养了大批实用性人才

C. 报刊杂志是宣传西方民主思想的主阵地

D. 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唤醒了民众

 

A 【解析】根据材料“传教士所办的各种学校”、“各种华文报刊”、“数以百计的外国书籍翻译为中文”,体现了当时中国人了解世界的方式多样,故A项正确;材料叙述了当时中国人了解世界的许多途径,并未涉及留学生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报刊杂志仅是当时国人了解西方社会的一种途径,不能涵盖其他途径,故C项错误;中西方文化交流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国人的觉醒,但它属于深层影响,不属于直接反映,故D项错误。 点睛:材料“传教士所办的各种学校”、“各种华文报刊”、“数以百计的外国书籍翻译为中文”是关键信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75年,清政府制定了“海防”和“塞防”并重的国防战略。十年后,将海防建设作为重点,并最终形成了“三洋设防,北洋为重”的海防格局。这一变化是基于

A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深刻教训

B.海疆与京畿地区的安全考虑

C.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建与发展

D.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反应

 

查看答案

李鸿章在马关谈判时曾对日方说:“这次战争证明,欧洲海战陆战的方法不仅白人能用,黄人也能用;贵国非常之进步,最使我惊醒,我们中国长夜迷梦,会因为贵国打击而破灭,然后大步进入醒悟阶段。”这说明李鸿章

A. 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迷梦    B. 开始认识到西方的优势

C. 丧失了对日本的优越感    D. 改变了学习西方的方向

 

查看答案

1577年,大学生张居正的父亲去世,按照祖制,张居正应回原籍丁忧守制。年已十五岁的万历皇帝需要元辅不可或缺的襄助,决定以“夺情”而不以守制的先例予以慰留。虽然翰林院几十名官员以有悖伦理为由向张居正提出劝告,但张居正始终没有回家丁忧。这件事本质上反映了

A. 皇帝软弱无能使皇权帝落    B. 相权过大而威胁皇权

C. 专制皇权高度强化    D. 君主专制与传统伦理相冲突

 

查看答案

宋代士人赴京应考、官员外地履新、富人出行远路、商贾长途贩物,无不雇人运输,这种状况遍及各个行业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反映了宋朝

A. 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B. 运输经营方式拓展

C. 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D. 交通运输比较发达

 

查看答案

宋仁宗皇佑四年(1052年)对夔州路的主客关系颁布的专法规定:“夔州路诸州官庄客户逃移者,并却勒归旧处,他处不得居停。又敕;施、黔州诸县主户、壮丁、寨将子弟等旁下客户逃移入外界,委县司面时差人计会所属州县追回,令著旧业。”材料说明此时

A. 佃户地位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B. 农民雇主队伍具有不稳定性

C. 客户人身依附性相当严重    D. 政府对农民择业的严格限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